艺考专业方向选择及学习的三大误区

2022艺考
2014/3/4
迷信北京等大城市的艺考培训
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艺术类专业院校,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赶考,为了考生能考取理想的大学,众多家长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往北京艺考培训班进行学习,而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个陷阱。
潜规则一:高昂学费漫天要
北京艺考培训的培训费用往往高的惊人,动辄上万元的学费无疑是家长的沉重负担。高额学费的主要成本在哪里呢?目前,北京艺考培训机构最大的生源就是二三线城市的考生,但因为学生和家长对北京的艺考培训机构并不熟悉,培训机构选择权就落在了地方的一些老师手中,这些老师带来生源并会从培训机构获取10%到20%的回扣,现在最高已经到了50%。
潜规则二:“名师”“教授”随便有
高昂的学费能否给学生们带来高水平的教学呢?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北京各大艺考培训机构中,一个重要的噱头就是“名师”,很多机构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所谓的“考官班”,宣传“点石成金”的考前辅导可以极大增加被录取的胜算,当然开出的也是天价。但实际情况是北京相关艺术院校的教务部门均明文禁止考官外出培训。中国传媒大学规定,在职考官不允许在培训机构上课,一旦发现就将被取消考官资格。真实的情况是,培训机构请到的是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或者是一些毕业生冒充“名师”“教授”临时去做培训,根本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潜规则三:“包过班”陷阱重重
在培训机构所开设的班型中,最吸引考生的还是各种“包过班”,就是可以保证考生通过某种艺术类考试,达到相关的分数线,当然收费都在上万元,乃至于几万元。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教授指出,所谓的“保过班”,只不过是一些艺考培训机构为吸引考生加的噱头。不管是哪个专业的艺考培训班,绝不可能像其所描述的那样能绝对保过,而协议里所说的“不过就退款”往往是商家的一个空头承诺,真到了要退款的时候,都会困难重重。
此外,参加考培训的大多是应届高中生,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远离父母独自在外很难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尤其学生是在外学习的安全问题也让家长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