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目标

北京美术专业
2017/11/22
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目标
报考一所学校的专业,大家都会提前对该专业进行一番了解,比如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等等。本站小编了解到很多同学以及家长对中华女子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感兴趣,在这里,我们特别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供大家参考!
那么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有哪些呢?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具备传播学、新闻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知识,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文化机构、各类新兴媒体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关宣传企划部门从事播音主持、艺术教育、讲解、宣传、策划等相关语言传播工作,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力、媒介传播能力、艺术修养和公益服务意识的适应时代需求和媒体行业变化的知性高雅的高层次、复合型口语传播人才。
注意:以上为大家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招生信息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手机添加微信公众号:艺考查查(yikaochacha),了解热门大学专业的权威解读、主要就业领域以及前景如何!
★想知道更多关于中华女子学院的信息?别急,这就为你提供关于中华女子学院最全的简介概况:
中华女子学院地处首都北京,是直属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老一辈妇女革命家创建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六十五年来,学校几经跨越式发展,1995年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002年正式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终秉承老一辈妇女革命家确立的为新中国培养新女性的办学目标,致力于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推动两性和谐发展,服务妇女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崇德、至爱、博学、尚美”为校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学校目前设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理学8个学科门类,同时还设有4个高职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专业特色建设点,2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
学校着力培育妇女/性别研究特色和优势,在全国第一个设立女性学系、设立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妇女人权研究中心,建设中国女性图书馆,在国内高校率先招收女性学专业本科生和以妇女服务、妇女维权为研究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秘书处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03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4年获得招收港澳台(侨)留学生资格,2012年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近年来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中外女校校长论坛发起单位、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与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交流,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政府推动妇女教育和妇女发展的重要窗口。
学校将继续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在引领先进性别文化、推动性别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型女子普通本科学校,努力成为全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心、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妇女干部培训中心和国际妇女教育交流中心,为建设一流女子大学而不懈努力。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 邮编:100101
学校网址:www.cwu.edu.cn
学校电话:010-84659004 84659300(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