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仁爱、求实、创新”——上海中医药大学

招生信息
2019/9/5
“勤奋、仁爱、求实、创新”——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学校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学校有教职员工近1300人,拥有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5个一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5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有15个本、专科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有8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建立了美国第一家中医孔子学院,设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项目。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1个教育部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8家附属医院,基本覆盖了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的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总床位数约6300张,每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患者约1700万人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捷克、马耳他、摩洛哥、美国等国家设立海外中医中心,不断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二、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和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市地方高校之首;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
在2010年的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学校中药学学科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药学一级学科“优秀”流动站,也是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的上海市属高校。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近年,有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携手参评,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药学、医学技术、科学技术史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
“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医学、中药学
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药用植物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工程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学、推拿学、古汉语与医古文、内经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复杂科学、中医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文献学、中医痹病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护理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神志病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中药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系统实验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A类-中药学;B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培育-护理学、药学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4个):I类高峰-中药学、I类高峰-中医学、I类高峰-中西医结合、I类高原-科学技术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5个):中药临床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ESI全球前1%学科(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三、历年分数线
1、上海中医药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上海理科】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批次 |
2016 | 488 | 468 | 448 | 360 | 一批 |
2015 | 475 | 452 | -- | 414 | 一批 |
2014 | -- | 460 | -- | 423 | 一批 |
2013 | 475 | 444 | 435 | 405 | 一批 |
2012 | 482 | 454 | -- | 423 | 一批 |
2011 | 512 | 488 | -- | 462 | 一批 |
2010 | 522 | 484 | -- | 465 | 一批 |
2009 | 504 | 476 | -- | 455 | 一批 |
2008 | 522 | 486 | -- | 467 | 一批 |
2007 | 521 | 485 | -- | 461 | 一批 |
2006 | 521 | 492 | -- | 466 | 一批 |
2、上海中医药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上海文科】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批次 |
2016 | 481 | 458 | 436 | 368 | 一批 |
2015 | 494 | 462 | -- | 434 | 一批 |
2014 | -- | 473 | -- | 444 | 一批 |
2013 | 484 | 471 | 466 | 448 | 一批 |
2012 | 475 | 472 | -- | 438 | 一批 |
2011 | 523 | 483 | -- | 468 | 一批 |
2010 | 525 | 481 | -- | 464 | 一批 |
2009 | 500 | 481 | -- | 471 | 一批 |
2008 | 498 | 485 | -- | 471 | 一批 |
3、上海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上海理科】
专业名称 |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录取批次 |
中医学(5+3一体化 针灸推拿英语方向) | 2017 | 578 | 550 | 543 | 本科批 |
中医学(5+3一体化) | 2017 | 559 | 540 | 534 | 本科批 |
中医学(五年制) | 2017 | 534 | 528 | 523 | 本科批 |
针灸推拿学 | 2017 | 523 | 521 | 519 | 本科批 |
预防医学 | 2017 | 527 | 520 | 517 | 本科批 |
中药学 | 2017 | 550 | 520 | 516 | 本科批 |
生物医学工程(中医信息与工程方向) | 2017 | 522 | 517 | 514 | 本科批 |
药学(中英合作) | 2017 | 521 | 516 | 514 | 本科批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 2017 | 536 | 511 | 505 | 本科批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2017 | 515 | 511 | 508 | 本科批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2017 | 513 | 508 | 505 | 本科批 |
护理学 | 2017 | 509 | 502 | 500 | 本科批 |
护理(中英合作) | 2017 | 294 | 254 | 250 | 专科批 |
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一期的青春聚集地为大家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相关情况,相信大家都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高考是人生的一场试金石,小编愿你也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点击【穷考】,即可一键关注!手机用户搜索:qiongkao,穷考给你想要的,懂你没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