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01

学院概况

计算机学院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湖南工商大学较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已成长为一个具有计算机和管理学科门类、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突出的综合性二级学院。学院开办有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等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和软件工程学术硕士等硕士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立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学生2700余人。近年来,学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计算机、软件、物联网、信息管理等领域培养了大批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信息类新工科人才。

02

教学科研力量

学院具有一支高水平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29人,柔性引进博士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 芙蓉学者青年学者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40人。同时学院还在国内外重点大学、知名企业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和客座教授。

03

办学条件

学院“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程序设计竞赛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拥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3个,校外实习基地30余个,建有网络实验平台和OnlineJudge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学院拥有湖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新零售虚拟现实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与前沿交叉学院共建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和多个校级科研平台。

04

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学生共荣获10项国家级以上奖励、53项省级以上奖励。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7项。承办了2020年第四届“强智杯”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

05

专业介绍

一、智慧管理院士卓越班 本科学制四年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产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及相关IT企业、政府部门等在商务智能、智能制造、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创新实践为依托,通过交叉融合、协同育人等途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学素质良好,系统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企业理论与业务经营方法,熟悉相关行业领域知识,具备数据集成与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具有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从事智能系统研发、经营管理与业务操作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管理”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

2、培养特色

主辅修制。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辅修学士学位。学科交叉贯通、专业跨界融合,紧密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凸显新工科和新商科特色。

“2+2”培养模式。前两年为基础学习阶段,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学习;后两年为专业学习阶段,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独立建制管理。专设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

学院根据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思想,以及顺应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与融合,采用“计算机+工商管理”的“主+辅”专业设置,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智能机器人微专业相融合,使学生能对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与实施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在计算机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与智能机器人相关系统的研发工作。

重点关注培养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2022级拟增加计算机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并设置智能机器人相关课程与实践,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

3、就业情况

首届院士卓越班全班32人中有14人考研成功上线,其中5名同学已被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多名学生签约浩鲸云计算、来也科技、麒麟软件等新兴优秀IT企业。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办,是校级重点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体现我校新工科特色(计算机+经济管理)、且开办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通过湖南省教育厅认定。

(1)培养具有商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紧密结合学校商科背景,培养既掌握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又熟悉商科领域的组织与运营模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通过开设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行业营销专题等商科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商科素质。

(2)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开设独立实验课和专业主干课系列的课程设计,定期开展程序设计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学科竞赛,运用自主开发的程序设计竞赛平台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与长亮科技、万兴科技、中软国际、南威软件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实训实践基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项目经验。

(3)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创客中心孵化项目等多种途径激发了学生研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研究能力、打造了多个学生创业实体。

2、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的本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及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数理基础、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具备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软件、网络和算法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

近五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有30余人次15个项目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人次36项荣获省级奖励。多名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湖南省芙蓉学子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其中,2021年在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等计算机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以来,已为经济社会培养大量计算机人才,大批学生就业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事业单位,涌现了金日泽、刘运志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总本上,近6年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4.03%,其中一批优秀毕业生在字节跳动、腾讯、美团、兴盛优选、东方财富等头部企业就业。近6年平均考研录取率为7.35%,多人考取国防科大、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三、软件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22021年立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建有湖南省普通高校商业应用软件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办了“智能软件技术”微专业。拥有一支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省学科带头人、省121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在内的师资队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1)明确清晰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本专业积极面向国家软件产业与经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结合科研项目和行业企业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实践内容。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形成新时代“软件+”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高层次软件专业人才。

(2)全方位、多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训和毕业设计三个阶段的锻炼,有效掌握软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技术背景、开发手段、测试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软件市场调研、软件产品营销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结合课内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编程设计赛、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以高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联合企业开展了实践教学合作,通过建立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机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优质资源,在《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中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证书考试,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及专业证书考试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基础理论培养,注重交叉融合,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文、道德、科学和工程素养,具备软件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在企事业单位胜任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工作的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仁爱之心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6%以上,近几届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就业占比80%以上,职业期待吻合度100%,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为100%。据我校今年1月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排名全校第一。毕业生签约薪酬大部分在8000元/月以上,在省属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谢综艺、刘哲、唐江凌、丰凡、张初春、朱雄伟、龚承裕、李哲等就职于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网易、美团、东方财富、兴盛优选、字节跳动、天鹅到家等头部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度在95%以上。学生对教师和专业满意度高,学生评教分数均在90分以上,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92%。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遵循学校“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的整体办学定位与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物联网工程专业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工程应用”的专业特色。依托物联网相关企业,着力培养适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物联网技术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标识、控制和处理等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物流企业、大型生产企业和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与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等相关的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市场意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仁爱之心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学生在湖南省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有40余人次获奖。其中,何澳丽等6人荣获国家级奖励,胡俊逸等20余人荣获省级奖励。承办了2020年第四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黄天泽等同学荣获2021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技能赛)一等奖,樊炅昱等同学获得2021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创意赛/技能赛)二等奖。杨锐等同学荣获2022年(第六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技能赛)一等奖,王文豪等同学荣获2022年(第六届)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创意赛)一等奖。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在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等信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计算机、通信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已为社会培养百余名物联网人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我校毕业生的供给量。

除了在国家电网、中国联通、湖南科创、创智和宇等公司就业外,物联网17级李威(江南大学)、18级肖宇桀(郑州大学)、18级胡荔波(湖南工商大学)、19级王博涵(贵州师范大学)、19级陈明杰(河北工程大学)、19级李金龙(西北工业大学)、19级肖佳辉(湖南工商大学)等同学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

五、信息管理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95年开始招生,2009年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2021年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年立项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获硕士学位点,2018年列为博士学位点建设学科;首席教授陈晓红201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负责人余绍黔教授担任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物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元宇宙研究院联席院长。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依托新零售虚拟现实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立项国家自科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社科项目“双碳目标下企业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激励机制研究”、“社交媒体环境下辟谣信息竞争性传播机制及效果评估研究 ”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进校科研经费近亿元,在《管理科学学报》、《Information & Management》等国内外SCI、SSCI和CSSCI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

信息管理专业在近几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建设新思路,逐步形成了自身办学的三大主要特色: 商科特色、技术特色和实践特色。

(1)商科特色——依托学校商科背景,构建信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步来临,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势互补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大学科的交叉专业,在商科院校中生存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创新上的应用,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2)技术特色——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信息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去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改造管理流程,实现管理创新。从本质上讲是培养技术管理人才,但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人才,是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这与管理类其他专业是不同的,也完全有别于纯计算机技术类专业。

(3)实践特色——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本专业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实践特色。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信息管理专业积极改革、大胆尝试,形成了多途径、多手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机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基础理论,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能在数据处理与分析、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决策理论与方法等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商务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相关工作,具备较强市场开拓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应用型信息管理高级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现代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来,近五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励23项、省部级奖励8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70余项。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先后有160余名应届毕业生考上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多名学生以超过20万的入职年薪分别签约腾讯公司、网易公司和美团集团,连续刷新我校应届毕业生签约薪资记录,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评价。除此之外还涌现了一批徐春梅、袁智敢优秀的校友企业家。

4、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一直保持良好态势,近年来就业质量相当稳定。毕业学生考取了英国利兹大学(信管0602班江梦菲)、法国图尔大学(信管0802班黄丹珺)、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信管0702班陈应升)、悉尼大学(信管1901常凤洋、信管1902班刘齐林)、北京大学(信管0602班刘军、信管0703班田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管0702班唐韧)、哈尔滨工业大学(信管1301班刘思岑)、大连理工大学(信管0702班陈爱嵩)、吉林大学(信管0801班付後锡)、中南大学(信管0802班刘兆读、信管0902易文桃等多人)、湖南大学(信管0803班王春香、信管0902班徐雅琴等多人)、暨南大学(信管0602班贾佳林)、华中师范大学(信管0602班鲁杨、信管1901张登)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同时,信息管理专业一直为政府各级部门和工商企业输送人才。如湖南省委办公厅保密综合处副处长孙丹(信管9701班)、湖南省会同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振(信管0101班)、长沙市高新区重大项目投资局局长周彦霆(信管0103班)、益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开发指导科科长陈璞(信管0104班)、南威软件股份公司(603636)总裁徐春梅(信管9701班)、广州爱码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伍伟芳(信管9703班)、深圳市长帆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839859)副总经理梁斌(信管0102班)等、湘恒矿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袁智敢(信管9803班)等。

六、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1、专业特色

学院近年来大力开展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研究以及相应人才培养。经过多年发展,本专业已形成区块链、内容安全和系统工控安全三个特色方向。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0 余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Knowledge based Systems、《电子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2012 年以来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 项。相关老师在中央和省级网信部门长期从事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为国家安全部门和行业重要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专业发展紧密围绕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在区块链、内容安全和工控系统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和原型技术,并获得了《基于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高可靠技术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资源版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和《大数据环境下移动社会网络中多维信任评价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等国家级项目课题资助。专业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陈晓红院士负责的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安全管理的决策体系设计》的多项子课题研究。

专业具备较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设备,已建成网络空间安全I期和II期两个实验室,拥有网络安全实训云平台、网络攻防竞赛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实战场景沙盘等,建有网络实验平台和OnlineJudge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实验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同时,深信服、中电集团48所、360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企业与我院签署了“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保障供给学生完备、前沿的专业实习场所。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数理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能够根据网络安全需求,制定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具备网络空间安全研发和设计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系统设计、分析、开发、测评、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仁爱之心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还是在传统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网络安全始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存在重大缺口,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职业发展空间大。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电信、传媒等行业等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

七、机器人工程专业 本科四年

1、专业特色

2016年,教育部批准机器人工程成为本科新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扶持的新专业之一。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科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前沿交叉学科。

(1)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和公共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合理分配通识课程、学科共同课、专业课程的课时,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研讨教学、学术讲座以及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夯实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采用科学方法对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建模、分析、解释数据;设计机器人工程中硬件组成、软件系统及智能算法策略或机器人系统总成及控制、智能制造与服务工艺流程,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专业课程实验、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独立实践性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设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目标

机器人工程专业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培养适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机器视觉、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经济管理知识背景,能够在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胜任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机器人是工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以代替或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危险工作,如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应用领域。

机器人工程专业由于所学知识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毕业可选择去国内外重点高校和顶级的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教学等一系列工作。

此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机器人行业大热,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黄光的明珠”,在汽车制造、3C电子制造、物流运输等各个行业都已经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人工智能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85%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生产将逐渐被智能工厂取代。

目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市场相应的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技术项目研发人才更短缺,这个人才缺口也将会逐年增大,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很大。结合目前国内机器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收入一般要远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因此,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官网发布缓存图:湖南工商大学招生专业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

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普通类招生计划,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
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普通类招生计划
普通类招生计划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普通类招生计划2023/7/28

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海南分专业招生计划

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普通类招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海南分专业招生计划
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普通类招生计划
普通类招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普通类招生计划2023/7/28

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二批录取分数线

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二批录取分数线
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28

2023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7-27北京录取结果查询通知

2023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查询,2023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7-27北京录取结果查询通知
2023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查询2023/7/28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3年五年制高职各地市录取分数一览表

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3年五年制高职各地市录取分数一览表
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28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北京市录取查询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录取查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北京市录取查询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录取查询2023/7/28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招收港澳学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招收港澳学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2023/7/28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招收港澳学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招收港澳学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录取查询2023/7/28

伊春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更正的通知

2023年伊春职业学院普通类招生计划,伊春职业学院关于2023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更正的通知
2023年伊春职业学院普通类招生计划
普通类招生计划2023年伊春职业学院普通类招生计划2023/7/28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3年普通高考各省录取分数一览表

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3年普通高考各省录取分数一览表
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28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海南省专科提前批高考改革录取名单(共209名)

2023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录取查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海南省专科提前批高考改革录取名单(共209名)
2023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录取查询2023/7/28

2023年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公安专业录取通知书正式寄出

2023年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2023年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公安专业录取通知书正式寄出
2023年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2023年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2023/7/28

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介绍——数联万物,智造未来

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介绍——数联万物,智造未来
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023/7/28

2023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简介——筑梦文旅产业,铸就出彩人生!

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023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简介——筑梦文旅产业,铸就出彩人生!
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2023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023/7/28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五年制高职(专科)联合办学入学须知

2023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学须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五年制高职(专科)联合办学入学须知
2023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学须知
入学须知2023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学须知2023/7/28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通类录取分数线,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28

云南2023年7月27日普高录取日报(国家专项、一本)

2023年云南高考录取查询,云南2023年7月27日普高录取日报(国家专项、一本)
2023年云南高考录取查询
云南高考录取查询2023年云南高考录取查询2023/7/28

贵州2023年7月27日高考录取情况(第二批本科)

2023年贵州高考投档线,贵州2023年7月27日高考录取情况(第二批本科)
2023年贵州高考投档线
贵州高考投档线2023年贵州高考投档线2023/7/28

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录取院校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公告

2023年海南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录取院校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公告
2023年海南高考志愿填报
海南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海南高考志愿填报2023/7/28

2023年7月28日8时起!北京市专科普通批次录取志愿征集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7月28日8时起!北京市专科普通批次录取志愿征集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2023/7/28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