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2014年艺术类招生简章(2)

四川高考招生简章
2014/5/13
音乐学院
咨询电话:0832-2342704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3人,客座教授6人,副教授14人,硕士研究生19人。有市厅级、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20余项,近三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共150余篇。音乐学院硬件设施齐备,现拥有3幢专业教学楼,有多媒体教室、学生练习琴房、数码钢琴教室、数字音乐教室、欣赏教室、录音室、音乐厅及舞蹈练功房等,能够满足各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曾获得过国际、国内各种专业比赛的等级奖和优胜奖。青年教师和学生曾获得:金钟奖四川赛区美声唱法决赛三等奖和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四川赛区优秀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二等奖;全国普通高校音乐联盟“旗帜飘扬”歌曲创作比赛三等奖;第四届“神州唱响”全国普通高校音乐联盟声乐展演民族唱法二、三等奖;长江钢琴杯西南赛区的二、三等奖;院合唱团曾荣获省、市艺术节比赛一、二等奖;舞蹈节目曾获得过省级艺术节一、二等奖多项;音乐学专业学生2008年获“珠江钢琴”全国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基本功比赛四川赛区(本科组)集体三等奖和声乐单项第三、第五名的好成绩。学生舞蹈作品《秋月》获四川省新星舞蹈大赛金奖;创作的优秀歌舞作品有《山路十八弯》、《黄河源头》、《秋韵》、《山螺丝》等;《阳关三叠》、《羚羊悲歌》等十余个声乐、舞蹈作品,在四川省第五、六届大学生艺术节决赛中获得了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多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从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入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艺术实践和班级艺术实践等活动,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学生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音乐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音乐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合唱与指挥、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声乐、钢琴、钢琴即兴配奏、歌曲写作与改编、形体与舞蹈、复调音乐、器乐、艺术概论、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电脑音乐基础等。
音乐表演〔声乐(含民族、美声、流行演唱),器乐(含钢琴、二胡演奏),电脑音乐制作〕(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和声、音乐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声乐(方向课程)、器乐(方向课程)、电脑音乐制作(方向课程)。
表演(舞蹈表演方向)(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流行舞蹈,现代舞基训,舞蹈编导,剧目,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舞蹈概论,舞蹈解剖学,中外舞蹈史,中国古典舞身韵,外国风格舞蹈等。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32-2341439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7人,客座教授7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一级裁判16人,国家级体育社会指导员2人,国家一级体育社会指导员8人,校级 “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校级“优秀教师”8人, 校级“青年骨干教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校级“教学能手”3人,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学院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原国家教委师范改革科研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体育总局课题、省哲社课题、世界银行贷款科研课题、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和学院课题80多项,获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改项目各1项,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田径、武术、体育理论、篮球、体操被列为省级和院级重点课程,主编教材9部,参编教材11部。
近几年来,田径、篮球、体操、体育舞蹈、健身气功、柔力球、龙舟、跆拳道、健美操代表队参加全国、全省的运动竞赛中,夺得金牌(或一等奖)总数90余枚,银牌(或二等奖)近60枚,铜牌(或三等奖)近100 余枚 ,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特别是我校受四川省教育厅指派,代表四川省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体操第2名,武术第6名,技能团体第5名、二等奖的佳绩,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建有“内江市青少年儿童武术训练基地”,培养青少年武术人才,该训练基地代表内江市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基地建设受到《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
体育学院教学设备、设施、场馆齐全,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历年的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
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艺术概论、体育表演创编、文学修养、音乐欣赏、芭蕾舞基础训练、专项训练。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咨询电话:0832-234088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博士36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下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文艺学、语言学、语文教学论、广播电视学、文化艺术教研室和范长江研究所。学院拥有语言实验室,录音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演播室,编辑室,播音室等仪器,设备先进配套。自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36部,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国家、省部级教改、科研立项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4项,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项,省教改项目3项。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学生搭建综合素质拓展平台,每年举办数场“教授·博士”论坛,开展传统文化展示、大型诗文朗诵、艺术节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大学生科研立项,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定,“沱江学子“讲坛,主持人大赛以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成绩名列全校前茅。
学院注重内涵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优秀管理人才,培育了黄济人、杨继仁、傅恒等知名作家。近年来有180余名同学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播音与主持概论、普通话、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语言艺术、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美学、艺术学概论、新闻摄影、中国文化概论、现代汉语、英语口语、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