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报考指南(6)

北京高考最新信息
2014/4/18
我是工业设计专业09 级在校生,入学已经将近四年,与刚开始的茫然不同,现在的我已经深深喜欢上这个专业,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模型制作。
刚刚入学接触到这个专业时,我们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而迷惑着。通过在工业设计各个方向都很有建树的专业老师对我们的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后,我们这些对工业设计没有多少了解的新同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经过将近四年的专业学习,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包括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交互界面设计、环境设计、可持续设计和产品模型制作等,我们跟随老师一起学习、研究,利用学校提供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验仪器等一系列先进场所和设备,完成一项又一项设计研究或参赛项目,我们对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不断提高我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明确了我们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
如今,我们所有的同学都为自己喜爱的专业,在不同的方向上努力。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我们更会加倍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李治杰 2009级学生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自动控制领域及物流工程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自动化物流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掌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物流工程等领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本专业非常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物流工程概论、自动化物流技术。
[就业去向]
本专业开设电气传动与控制、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1)电气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由于自动化专业所学的知识与其他学科交叉很多,具有“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的鲜明的特点,这使得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就业时候体现得较为突出。一方面,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另一方面,“硬”可从事电气工程,“软”可从事电子信息、计算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非常宽广,可以在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工程应用研究与开发,比如从事自动化设备与系统、仪器仪表的设计、研发、运行、销售、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
2)物流工程专业方向: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制造、商贸、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物流系统运营管理、物流项目规划建设等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专家谈专业
北京印刷学院自动化专业是具有“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特点的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为了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本专业开设有物流工程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半数以上教师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工作的经历。
在实验室方面,设有“自动控制原理”; “电机与拖动”; “电力电子技术”; “过程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PLC” ;“物流工程 ”八个实验室。与美国GE (通用电气)公司合作成立的“自动化集成系统联合实验室” 是面向自动化工程实际应用的综合实验室。目前国内仅有几所高校开设有该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总价值1000万元。在全国同类专业属于上乘。
本专业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及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及北京市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首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GE智能平台大学生自动化控制设计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校际“PLC”大赛、学校科技周活动、校内机器人比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
自动化专业教师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被学校评为校级“师德先进集体”;本专业在学校率先实行导师制,为每位新生指定一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
自动化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被学校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并且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李晋尧 教授
学生谈专业
我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进入老师的实验室,跟着老师从事科研活动,还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周等学科竞赛活动,这使得我的软硬件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毕业后,经过激烈的竞争,我进入北大方正从事数字印刷机的开发,大学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使得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培养和呵护。
候光伟 2002级学生
我是2000年9月进入自动化专业学习。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缺口很大,而我校自动化专业是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老师们有着很强的工程背景,教学认真负责,讲课栩栩如生,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很扎实,这使得我们在工作中能够从容自定。由于我校是行业院校,因此在就业方面比普通院校自动化专业有着明显优势:我们既可以参加社会上的职业招聘会,在自动化专业宽广领域就业;又可参加学校组织的面向行业的专场招聘会,在印刷、包装行业就业,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行业院校学习的优势将会在就业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聂志雄 2000级学生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点,已建成高端印刷装备信号与信息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印刷装备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是中国印工协印机分会印刷机械与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秘书处单位,是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发起单位和秘书长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博士17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2010年柔性引进长江学者1人。
学院紧密结合印刷出版传媒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并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攻克行业内多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计算机技能大赛、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大赛中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以推进印刷出版行业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积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服务于印刷出版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为我国印刷出版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贡献。
院系联系方式
电话:010-60261118
传真:010-60261119
邮箱:xuehongxia @bigc.edu.cn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雅昌实验班)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通过对信息技术产业用人情况广泛的市场调查,结合北京经济发展需要和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并按照学校对本专业“宽口径,厚基础,高质量,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要求,将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面向电子信息及印刷出版传媒等相关产业,主动适应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
本专业秉着“校企合作、名企定制、按需培养”的指导思想,积极和企业合作,成立为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的教学实验班。
[培养目标]
本专业聚焦和定位到印刷出版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领域,特别是面向高端印刷装备信号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出版领域的数字内容信息处理两大领域,确定了信号检测与智能控制、数字内容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印刷出版传媒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在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数字出版导论、现代印刷技术导论、数字印前技术等特色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既了解印刷出版行业,又掌握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的生产、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营有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实现、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毕业后可在电子、通信等行业就业,还可以在现代印刷、出版企业中就业,从事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印刷技术、电子出版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研发和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学校名列前茅。
专家谈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北京印刷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专业积淀深厚,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教学评估之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力雄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及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都有数名学生考入重点高校就读研究生及出国留学深造。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已在相关行业和相关领域成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其中部分已成为印刷、出版、包装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曹鹏 教授 北京市长城学者
学生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