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咸阳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8)

陕西高考语文
2014/4/1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选 A给3分,选 D给 2分,选 C给 1分;选 B、E不给分。(B“使情节达到高潮”错;C“总是”错,“梦中叹气”“让我吃惊逃跑”错;E主题总结错误)
(2)①“我”是全文的线索,通过描写“我”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用“我”的偷盗行为衬托阿尼尔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③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
述,使文章真实亲切,便于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每点2分,6分)
(3)①阿尼尔是个心地善良、热情、随和的年轻人,他帮助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并教他做饭、写字、数数。②阿尼尔宽容大度,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他知道“我”偷了他的钱,却又不点破,不让“我”难堪。③阿尼尔心怀信任,内心真诚,他对“我”从不设防,真诚以对。④阿尼尔有心机和小聪明,懂得用转贷的方法赚钱。
(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
(4)这个情节安排合理。①因为“我”虽然是个小偷,但“我”本性善良,也希望过有尊严的生活。②“我”被阿尼尔身上那种诚挚所感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因此把钱退回去就成为了人之常情。③这样安排情节,表现了对因生活贫困无助而误入歧途的人命运的关注。④表达了文章呼唤美好人性的主旨。(如答不合理,言之成理亦可。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E项3分,A项2分,D项1分。(B,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C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
(2)①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②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③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④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2分)内容上,①暗示他一生“喧嚣太多”、毁誉参半、生活不安静,如今已归平静。②遵从并满足先生遗愿,希
3望他“安安静静”地走,不再受到打扰。③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先生的尊重。(内容上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
(4)①要有执着的精神。先生把一生献给“红学”,招致异议批评时,依然坚持学术研究,并为之痴迷。②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作查证,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书馆。③善于继承,努力创新。善于继承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创造性提出探佚成果。④广博学习,丰厚积累。研习书法、古典诗词创作等终成大家。(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