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14自主招生测试面试问题海味重

山东高考最新信息
2014/3/3
“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是被浮冰困住,在它脱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哪些外部因素?”昨天,中国海洋大学自主招生测试在崂山校区举行,两天的测试中将有省内和周边省份1100名考生参加面试,今年海大在自招中单列了涉海专业类,并在面试题目中增加了涉海知识的考查。
现场
家长探题设备很专业
今年海大自主招生测试青岛考点依然安排在该校的崂山校区,上午9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参加面试的考生都已经进入候考区,教学楼一楼大厅里挤满了考生家长,上午参加考试的家长大都从容地坐在教室里等候,在大厅里站着的则是下午或者今天才考试的考生家长。近年来,海大青岛考点的面试大都是两天,省外和省内离青较远的考生最先考试,因此站在考场外探题的家长和考生就成了每年自招测试时的“校园一景”。来自泰安的小莫昨天下午考试,上午她和妈妈一起到现场探题,“从往年的面试题目看,问题都很开放。”小莫说,前天下午来到青岛,围着校园转了一圈,海大非常符合她心目中完美大学的标准,并且她对海洋特别感兴趣,对考海大是势在必得。
记者看到,家长和考生们装备很专业,左手拿着本子、右手拿着笔,跟现场采访的记者一样的装备,甚至比记者的装备还全。一名来自临沂的家长左手拿着录音笔,右手握着的相机开启摄像模式,“我怕一会儿出来的考生说得太多,我记不清楚,或者一些专业的名词我听不懂。”上午9时40分许,第一名考生结束面试刚走出考场,瞬间被家长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记者原本距离这名考生很近,却生生地被探题心切的家长们挤了出来。“考了什么题目?现场有几个考官?中文题和英语题一共有几道?”家长们的提问很专业。
面试问题“海味”很重
今年海大在自主招生测试时首次根据考生的志愿意向分成了涉海专业类和其它专业类,其中涉海专业类的面试题目大都是涉海知识。德州一中的李延宁抽的题目是,关于雪龙号在南极被困,在它成功脱困时哪些外部因素比较重要。“说实话抽到这道题我有些蒙。”李延宁从人员管理角度给出了答案,现场考官善意地提醒他,不一定非要是“人定胜天”的回答,这让走出考场的李延宁有些沮丧。山西省实验中学的小刘同样抽到了这道题,尽管事先连雪龙号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她的答案让考官“露出了笑容”,她认为首先要与外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或者其它解决方案;其次要了解周边海洋的环境,比如洋流、暖流、风向等环境因素;另外还需要用到力学上的知识,是让雪龙号正面破冰更省力,还是侧面更省力。
记者了解到,面试问题大都是把一些热点话题、热点现象融入到了海洋知识背景中,比如有一个问题是生活在福建、台湾海域的鱼类频频被在上海附近海域发现,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考生们认为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是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的;还有一个问题是青岛和烟台纬度差不多,为什么烟台夏季更湿润冬季降雪更多?
海大招办副主任张殿镇表示,今年学校加大了对涉海知识的考查,但不一定会专门考海洋知识,而是让学生用高中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海洋现象和原理,甚至把前几年常考的社会热点也变成了海洋类的社会热点,这些问题更加开放性,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需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据介绍,涉海专业类考生的面试时间比其它类考生要略长,其它专业类考生大约需要12分钟完成面试,涉海专业类就需要15分钟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