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发布(8)

江西高考语文
2012/6/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
2、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
3、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4、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一剧评结束。
[来源:网址未加载]
1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情节突转,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情节陡然逆转,突然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
18.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批评贵在不屈不饶,贵在执著和坚守;
2、批评需要风骨,需要犀利、批评,但也需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侮辱人格;
3、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评家,要客观、理性看待批评;
4、剧评家和演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答案:B E(“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错,“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错。
六、(15分)
20. [来源:学科网]
生活 语文新高考博客 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