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招生“关键词”汇总

2023高考
2019/7/4
近日,全国各大高校进入了招生季,相比以往高校的招生文章及视频,今年校友自制的“土味”海报、视频等频上热搜,走出一条“野路”。不过,虽说这些“土味”博人一笑,但也只是娱乐一下,真正的高校招生相关内容,更值得我们关注。今天,我们整理了高校招生举措的关键词,一起来看↓
招生关键词:转专业
近年来,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校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
北京化工大学:提供四次转专业机会
该校提出转专业的学生情况分为两种,一是新生入学时,通过参加新生入学考试参与评选优秀新生,优秀新生可自由选专业。二是分别在第2、第5、第8学期,实现“零门槛”转专业,由被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实现转专业。
中国计量大学:学生有4次申请转专业机会
学生在大学期间有4次申请转专业机会,时间分别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的期末。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有多个专业可以供选择进行辅修,也可以攻读双专业、双学位。
西北师范大学:有两次换专业机会
为满足学生专业志愿,学校本科新生有2次转专业的机会,第一次转专业于新生报到一周后进行,第二次转专业于一年级结束时进行。
招生关键词:新增专业
教育部于今年4月份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结果显示,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个)、机器人工程(101个)、智能科学与技术(96个)、智能制造工程(50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个)、网络空间安全(25个)、会计学(13个)。
翻看2018年4月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会发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一样获得头筹,位居第一,第二是机器人工程专业。
阳光高考招办主任访谈一栏中,也可以看出多所学校“官宣”今年新增专业。
截图自“阳光高考网”
招生关键词: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大类招生 实行专业零调剂
北航的大类招生将传统的73个专业方向,依据北航自身发展特点和各专业方向之间的关联情况,整合成为航空航天类、信息类、理科类和人文社科类四个大类招生专业。2019年北航实行专业零调剂,如果报满志愿,可以百***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
南开大学:实行大类招生,推行“5+3+X”二次选拔机制
该校多年来实行总分优先,专业不设级差的总体原则,服从调剂,体检合格,提档不退档。2019年南开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共有28个大类(专业),新增六个专业。并继续推行“5+3+X”二次选拔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8个专业按13大类招生
该校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为66个,其中38个专业按照13个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的专业有所调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招生;化学和化学生物学2个专业按照化学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4个专业按照计算机类招生。
招生关键词:取消专业级差
什么叫专业级差?简单地说,就是同一志愿学校内越靠后的专业志愿,在录取时考生要减去的分数就会越多,相应录取难度也会更大。
中南大学:不设专业级差,推行大类招生
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形势,推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大类培养时间原则上为一年,个别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缩短至半年;大类培养期间,同一大类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相同,完成专业分流后,按照各自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及培养方式以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复旦大学:分数优先不设专业级差
复旦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对达到该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考生分数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普通批次执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不设专业级差,以成绩高低为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录取时不设专业分数级差,考生在报考时可自由选择学科专业;录取时以投档成绩高低为序逐个选择专业志愿。
招生关键词:“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