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校、独立学院、分校区有什么区别?

2022高考
2019/5/27
临近高考报考,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面临相关报考问题,比如城市,比如校区。小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好大学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北京?上海?广州?答案是-深圳!
分校区分校独立院校 傻傻分不清
然而,深圳可不是只有一个深圳大学,除了已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都洽谈新一轮的深圳分校,这还不包括北师大、北理工、北邮的深圳分校、深圳校区...
不过重点大学眼花缭乱的分校区、分校、独立学院,有时真让人很懵逼。
比如为何中国地质大学同时存在于北京和武汉?到底哪一家属正宗?电子科大与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是什么关系?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毕业证有何区别吗?北邮世纪学院与北邮是什么关系?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发的什么学历?
当然最关键的,这些分校拿的学历和本校一样吗?
一说起分校,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马上想起三本、民办等概念,进而就与高价生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解。目前,人们在称谓上习惯把分校和分校区统称为分校,其实二者有显著差别。
分校:大多是与本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相独立的办学机构;
分校区:大多是指与本校除地理区位不同外其余方面皆保持一致的本校分部,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领导。
根据形成过程来进行划分,分校一共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大学合并潮的产物
产生于大学合并潮并隶属于本校,实际上基本保持独立运行的分校。
本世纪初的大学合并,主要是将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向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合并,进行合并的学校在合并前地理位置并不重叠或临近,合并后就转化为了实际上的类分校区。
一些院校经过资源重组往往会把相近的专业放在一个分部,此类合并学校的分校一般独立性较强,实际上相当于只是换了块牌子,因此在招生以及学制、行政管理方面都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比如在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了合并,前者如今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大医学部独立于北京大学进行招生,学生需于大一、大二进入北京大学本部学习基础公共课程之后,方能转入北大医学部进行专业深造,然而在学制、学位的转化方面都应按照医学部的要求执行。
第二类: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办
由学校本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办,隶属于本校却基本独立运行的分校。
此类分校由于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在性质认定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建立,教学方面长期引进本部教师进行合作,分校党委书记由本部党委副书记兼任。
虽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官方始终不承认珠海分校为独立学院(本科第三批),而称之为按独立学院方式运作,但实际在教育部,珠海分校已被归类为独立学院,并且连续六年参加了全国独立学院排名的评选。
类似的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与北京工业大学的关系。虽然北工大实验学院可以在北京一本招生,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上还仍然摆脱不了实验学院的所属。
然而,在同样属于校本部与地方政府共建高等教育机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却成功转化为山东大学分校区,在各类学历学位证书方面实现了完全一致,并且不属于独立学院之列。
第三类: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
由学校本部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完全独立自主运行的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即基本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学校。
目前,独立学院(也叫二级学院)所颁发的学历和文凭在社会认可度上低于公立院校(一级学院),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主要还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少量获得本科第二批次招生资格,其生源质量相对于一级学院还是有一定差距。
例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均低于本部150分以上,主要招收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考生。同时,其毕业生毕业后也将获得的学院独立颁发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需要考生格外注意
第一类和第二类分校毕业生的本科毕业证书由校本部统一颁发,证书的封皮样式和文字与校本部毫无差别,证书内芯同样加盖本部公章和本部校长印。证书内芯的文字表述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与校本部完全一致,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
第二种表述与校本部稍有不同,文字上会注明某某校区或某某分校,如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颁发的本科毕(结)业证书,内芯上将注明在我校实验学院某某专业学习。
第三类分校除在学历学位颁发方面与前两类分校差别较大之外,凭借强大的民间资本的介入,其在校园硬件建设、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等方面通常并不落后甚至还要优于前两类分校。
明显区别于分校的是,分校区大多指本校分部,即分部不分校,分校区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领导,不存在独立运行的状况。
例如,复旦大学在上海主要分为邯郸路校区(主校区)、枫林校区(医学院)、张江校区(微电、软件、药学)、新江湾城新校区(法学),四个校区间学生除就学位置外其余待遇皆一致。
郑州大学分为南校区(大学路)、北校区(文化路)、新校区(科学大道),三个校区间学生除就学位置、就读专业外,其余待遇皆一致。
建立分校区也可能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出于自身教学建设的需要,将研究生与本科生分在不同校区培养,像南方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分校区毕业生与本部毕业生在各方面也享受同等待遇。
如何辨别?
区别所谓分校或独立学院与分校区的重要方法,就是查看其招生办法。
大学分校区一般没有独立招生的权力,其生源主要依靠校本部统招,再根据专业和年级分配到各个校区,因而生源质量有极好的保证。
与此不同,分校(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基本独立于校本部,通常在招录分数线上要低于本部,此分校招生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与校本部在同一批次录取。
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等。这些分校当初建校时,往往会在二本批次录取,后来羽翼渐丰,如今都已经全部晋升到一本院校录取的行列。
二是看招生分数,分校和主校分数有差。
无论分校如何发展,它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比校本部要低。二是比校本部低一批次录取。如西南交通大学峨嵋校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校区等,这些分校都安排在二本批次录取,而其校本部则是在一本批次录取。
三、有时还要看批次。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所分校两个批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共有9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英语等专业在北京本科一批录取;医学检验、医学实验学在北京是本科二批录取,学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