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省质检理综化学难度点评及冲刺备考建议

福建高考最新信息
2017/4/14
省质检—化学
“
点评人:
福建师大附中化学竞赛教练 黄新颖
”
今年的福建省理综试题(化学试题)难度中等,但考察范围广,这份试卷的特点如下:
1.结构稳定,素材新鲜
从试卷的结构上看,化学卷依然是7题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这份试卷的最大特点就是素材非常新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选择题第7题用一个古诗引出石灰石的化学性质;选择题第9题的“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活细胞内的能源机制启发下,制造出的一种马达,是属于生物化学中的概念,2016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的主题就是分子马达;27题中粉红色的氢氧化钴(Ⅱ)变为棕褐色;28题中硫代硫酸根在酸性中歧化,碘化亚铜的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结构选做题中Be2Cl4的结构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广博的阅读量是走向高分的必经之路。
2、命题立足课标,覆盖面广
表一:2017年福建省高三质检理综化学卷与2016年全国全国Ⅰ卷分值分布(不含选做题)
比较发现,大部分知识点分布相差不大,但是2016全国Ⅰ卷在元素性质方面比重较大,而本次福建省的质检卷更倾向考查离子综合和实验综合。
3.经典题和信息给予题都涵盖
经典题如第8题的化学常量计算,第13题的元素推断题,第26题的溶液的稀释,滴定终点的判断,第28题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除了经典题,本次试卷还有一些信息给予题,第26题为什么要控制B溶液的PH大于7,答案就在信息提示中的亚硝酸根在酸性下发生歧化反应,以及第27题考查钴的化合价,这中信息给予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中难度题涉及广,考生易丢分
第9题的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物的种类一级原子共面个数,这种题本质是考查选修5的知识,在前几年的省质检卷中鲜有涉及,因为之前都是考查必修部分的有机化学;第11题,考查了甘油能与水互溶(甘油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第13题考查了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氢氧化铝的两性,还要求学生对非金属性、半径、化合价的递变性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在最短时间中推断出元素,有一定难度;第26题测定产品的含量中,有一个细节:将产品溶解在250ml后,取出25ml再测定,很多考生往往忽略了这点,最终计算错误;第27题为什么硫酸钴代替氯化钴会使产率下降,难倒一大片考生;在历年真题中,图像题会出现在第28题,但这次并没有出现,但难度并没有因此下降,第28题考查非常综合,如硫氰根与碘离子的浓度差的计算,CuI沉淀产生的离子方程式,铜含量为什么升高,这些难度都不小。
备考建议
第一,高效做题:精炼高考真题,明确出题方向,元素化学除了必修1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外,还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大学无机化学中的部分元素化学性质;查缺补漏、训练手感,注意解题速度和时间把控上的节奏感;
第二,高效做事,要事为先: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既紧迫又重要的事情优先做,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计划做,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有底线去做,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尽量少做。
第三,精细化把控时间:黄金时间尽力学,疲顿时间被动学,饭后时间做计划,碎片时间多背诵。早上的9点到11点和晚自习7点到9点,被视为黄金时间,可以安排限时训练;饭后时间可以安排做当天的总结和第二天的计划;通勤路上和食堂买饭可称为碎片时间重在积累,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