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陕西高考最新信息
2016/6/9
2016年新课标2文科综合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辽宁、重庆、陕西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参考版)版本1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参考版)版本1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就是知道三国时期文字非常丰富,最流行的其实是楷书,但是材料反映出很多时候都是多种文字一起使用,也就是说汉子尚未形成完成的体系。因此选择D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子体系的发展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因此选择D。C错在排除上,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B选项是九品中正和察举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A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土地兼并作为Du瘤一直都存在,而宋代却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影响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红色地区粮食之所以能够价格那么低,很重要的就是在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做到了农民有田可以种,这就大大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创造了这样的局面。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迫不得已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D选项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工业化,因此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全部拖后。这是时代特点,要联系具体历史事实来分析。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33.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很容易选择B选项,但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31-1841.这个期间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期间,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结果。因此选择A不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时的苏联是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基本上没有,A排除;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是计划性的公有制的一种具体体现,所以选择D选项,更具有概括性。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成就
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