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房谋杜断的拼音_成语意思_近反义词_成语造句

中国文化
2022/2/5
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语意思: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成语出处:《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成语繁体:房謀杜斷
成语简拼:FMD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房谋杜断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天作之合
成语造句: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房谋杜断】房谋杜断的拼音_成语意思_近反义词_成语造句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房谋杜断】房谋杜断的拼音_成语意思_近反义词_成语造句》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文章《【房谋杜断】房谋杜断的拼音_成语意思_近反义词_成语造句》整理和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与分享传播,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请自行甄别真伪!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