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文化教育类考试大纲说明

福建高考最新信息
2010/12/31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文化教育类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文化教育类高职单招试卷依据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文化教育类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核范围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秘书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考核学生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水平和初步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秘专业考核学生对秘书基础、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水平和初步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
1.本课程考试命题掌握在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范围之内。
2.考试的命题覆盖考纲的内容,突出重点。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
3.试卷要反映各个能力层次。考试分为四个层次,即要从了解、识记、理解、应用四个层次进行命题。
各层次的含义具体说明如下:
①了解:要求对有关内容有所认知。
②识记:要求记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知识点等。(即要求考生知道“是什么”)
③理解:要求领会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的主要含义,适用条件,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或举例加以说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原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即不仅知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④应用: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说明事实,提供参考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要求考生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笔试(选择题用答题卡答题)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满分:300分
4.内容比例:了解30%;识记40%;理解20%;应用10% 。
5.题型比例:
①单项选择题(占20% 60分)
②判断题(占20% 60分)
③名词解释(约占13.3% 40分)
④简答题(占20% 60分)
⑤综合题(含论述题、应用题)(约占26.7% 80分)
6.试题难度:
题目难易分为三个等级,即容易、一般、较难。试卷中三个等级所占分数大体的比例是:难度区分比例:7:2:1
其中:容易题占30%
一般题占40%
较难题占20%
7.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进行排列,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题。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师范教育专业和文秘专业的试题合在一份试卷中。每一道题中包含两小题,其中①号题为师范教育专业考题,②号题为文秘专业考题。
三、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 师范教育专业
一、绪论
1.识记: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2.理解:心理的本质(基本特性)。
二、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1.了解:①幼儿视觉的特点;②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2.识记:①感觉的概念;②知觉的概念。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
1.识记;①记忆的概念;②遗忘的规律。
2.理解:幼儿识记的分类及发展特点。
3.应用:理解并运用幼儿记忆的策略指导幼儿的记忆。
(三)幼儿的思维
1.识记:①思维的概念;②思维的特点。
2.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理解: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三、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早期情绪的发生
1.了解:情绪情感的作用。
2.应用:运用焦虑的原理分析幼儿焦虑的表现。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了解:①幼儿情绪情感丰富;②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
2.理解: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趋势。
3.理解:影响幼儿情绪情感调控的因素。
四、幼儿的社会化
(一)理解儿童社会化的含义。
(二)幼儿语言的发展
1.识记:①积极词汇的概念;②消极词汇的概念。
2.理解:幼儿语用能力发展的四个表现。
(三)幼儿的亲子关系
了解:①依恋类型;②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
(四)幼儿的同伴关系
1.理解:幼儿期同伴交往的特点。
2.理解: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3.理解: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五)幼儿道德的发展
1.识记: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
2.了解: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五、幼儿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
1.识记:气质的概念。
2.了解:四种气质类型及其典型特征。
3.应用:运用幼儿气质类型的理论,进行因材施教。
(二)学前儿童的性格
1.了解:性格②的概念。
2.了解: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3.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六、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1.识记: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2.了解: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3.识记: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的五大措施。
七、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1.理解:①幼儿园教育的内涵;②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2.了解:制定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的两点依据。
(二)幼儿园的任务
1.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2.了解: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三个特点。
(三)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识记:“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是教师向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的这一概念;
2.理解、应用: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四项特殊原则,并能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实例。
八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幼儿教师
1.了解:①幼儿教师职业的三个特点;②幼儿教师职业的三个角色特点;
2.理解: 幼儿教师职业的四方面专业素养要求。
(二)幼儿
1.了解:幼儿的两大特性;
2.理解:幼儿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身学习和自身权利的主体。
(三)幼儿园环境
1.识记:①广义的幼儿园环境的含义;②狭义的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2.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五项原则。
九、幼儿园课程
1.识记:①幼儿园课程的概念;②课程的基本要素;
2.理解:①幼儿园课程的性质;②幼儿园课程的两个特点。
3.了解: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四项原则。
十、幼儿园教学活动
1.识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三个特点;
2.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四个构成要素;
3.理解:幼儿园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注意事项,并简单分析幼儿园教学实例。
十一、幼儿园游戏
(一)幼儿园游戏的相关知识
1.理解:①幼儿园游戏的三个特点;②四方面的教育作用。
2.识记:幼儿园游戏的两大种类。
①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②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音乐游戏。
(二)幼儿园游戏的指导
1.了解:①角色游戏的两个特点;②了解结构游戏的种类。
2.理解:①角色游戏指导的两大要求;
②结构游戏指导的三大要求;
③有规则游戏指导的四大要求。
十二、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
(一)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1.了解: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四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2.理解:教师组织指导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三方面的注意事项。
(二)幼儿劳动
1.理解:①幼儿劳动的两个特点;②幼儿劳动两方面教育作用;
2.了解:幼儿劳动的四项内容和形式。
十三、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了解:①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三大差别;
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三大内容。
2.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部分 文秘专业
一、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1.识记:(1)古代“秘书”和现代“秘书”的不同概念。
(2)秘书工作的概念。
2.理解:秘书工作的三个基本属性。
3.了解:我国秘书工作的三大发展趋势。
二、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1.理解:(1)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六个方面作用
(2)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五个特点。
2.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秘书与领导的三种关系。
3.应用:秘书与领导班子相处以及秘书与具体领导人相处的四个基本原则,并能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具体工作实例。
三、信息与秘书工作
1.识记:信息的概念
2. 理解:信息的四个主要特征。
3. 了解:
(1)信息工作在秘书活动中的四个方面作用。
(2)秘书信息工作的四个特点、三个原则和四个基本要求。
(3)根据获取信息的方式划分,信息收集的渠道包括信息网络渠道、行政组织渠道、科研渠道、社会团体渠道、调查渠道和媒体渠道六种。
(4)常用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问卷法、阅读收听法、询访法、索取法、网络法、量表法和交换法八种。
四、沟通协调
1.了解:秘书沟通协调的四个基本原则。
2.应用:秘书沟通协调的三个基本要求和六种基本方式,并能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解决具体工作实例。
五、公文处理
1.了解:
(1)公文形成过程包括交拟、议拟、撰拟、审核、签发、印制、用印七个步骤。
(2)公文处理的程序包括办文阶段、发文阶段和收文阶段三个阶段。
其中收文阶段主要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承办;发文阶段主要包括登记、封装和发出;办文阶段可分办文和办事两项内容。
(3)文件传阅的次序要求一般是先送主要领导人,次送主管领导人及其他副职领导人,再送有关业务负责人,最后送有关人员。
六、会议工作
(一)会议概述
1.识记:会议“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聚众议事的过程”这一概念。
2. 理解:会议的基本要素和其他要素。
A、基本要素包括会议的时间、场所、与会者、议题、议程。
B、其他要素主要包括形式要素(会议名称、会议机构、会议方式等);内容要素(指导思想、会议任务、会议作用、会议文件等);会议程序要素(会议准备、会议进行、会议结束、会后落实等);会议财务要素(会议经费、会议设备、会议服务设施、会议耗材等)
3.了解:
(1)会议按八种不同标准的不同分类方法。
(2)会议的五个作用包括:交流信息,互通情报;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进友谊,促进团结;科学决策,协调行动;带动消费,促进经济。
(二)会议筹备工作
1. 了解:
(1)发送会议通知主要有书面、口头、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广电媒体等多种方式。
(2)要求能结合实例根据会议内容、范围和会期长短选用不同的发送方式。
2.应用:
(1)会议用品包含的内容,要求能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会议应准备相应的会议用品。
(2)会场布置包括座位摆放、主席台座次排列、会场装饰等方面工作,要求能结合案例根据不同类型会议做好相应的会场布置工作。
(三)会中工作
了解:
(1)会议签到的五种方法。
(2)引导与会者就座的方法,主要包括印刷“座次表”、会场设立指示标记、在签到证或来宾证上注明座次号码、摆放座位名签。
(3)会议简报的基本内容及四个要求。
(四)会后工作
了解:会议善后工作的七项内容。
七、日常事务
(一)来客接待
1.了解:(1)内宾接待工作的六项基本要求。
(2)外宾接待工作的十一项基本要求。
2.理解:群众接待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
(二)接打电话
理解:(1)接打电话的四个基本原则。
(2)接打电话的七个注意事项。
(三)信件处理
了解:秘书部门处理日常信件的八个基本步骤及其要求。
(四)印信管理
1. 识记:印章和介绍信的概念。
2.了解:(1)秘书部门掌管的三种印章类型。
(2)印章的样式和两种不同的分类。
(3)印章的四个作用。
(4)印章的制发要求。
(5)印章和介绍信的保管与使用要求。
八、保密工作
(一)保密与保密工作
1. 识记:秘密、保密、保密工作的含义。
2.了解:(1)保密工作的四个特点。
(2)保密工作的五个意义。
(二)秘密的范围与保密的方法
1. 理解:保密的四个原则。
2.了解:(1)秘密按层次、内容和形态三种不同划分标准划分的类型。
(2)国家秘密和秘书职业秘密的范围。
(3)我国《保密法》把国家秘密分为三个等级。
(4)文件保密的九种方法。
(5)会议保密的七种方法。
(三)保密的纪律与责任
1.了解:保密的两个责任。
2. 理解:保密的十项纪律。
九、秘书的基本素养、条件和职业道德
1.了解:
(1)秘书人员政治素养三个要求;情感修养三个要求;意志修养三个要求;作风修养四个要求。
(2)秘书人员的三个方面知识结构。
(3)秘书人员的六个方面能力要求。
2.理解:从事秘书工作应具备七项的职业道德。
十、基本常识
1.识记:(1)行政公文的概念。
(2)事务应用文的概念。
2.了解:(1)行政公文的六个特点、种类(13类13种)。
(2)事务应用文的种类:日用文书(条据信启)和事务文书的具体类型。
(3)事务应用文的三个特点。
3.应用:行政公文的格式项目及置排要求,并能够加以应用。
十一、常用文种
(一)通知
1.识记:通知的概念。
2.理解:通知的三个特点、类型。
3.应用:转发性通知、会议通知、事务性通知的格式及写法并能加以应用。
(二)报告、请示、批复
1.识记:报告、请示、批复的概念。
2.理解:(1)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2)理解批复的三个特点。
3.了解:呈转性报告和呈报性报告的区别。
4. 应用:请示和批复的格式和写法并能加以应用。
(三)函
1.识记:函的概念。
2.理解:函的三个特点、四种类型。
3.应用:函及复函的格式及写法并加以应用。
(四)证明信、自荐信
1.识记:证明信、自荐信的概念。
2.理解:证明信的两大类型。
3.应用:自荐信的格式及写法并能加以应用。
(五)慰问信、贺信(电)
1.识记:慰问信的概念。
2.理解:慰问信的三种情况、贺信的性质。
3.应用:慰问信、贺信(电)的格式及写法并能加以应用。
(六)建议书
1.识记:建议书的概念。
2.了解:建议书的格式及写法。
(七)计划 总结
1.识记:计划、总结的概念。
2.理解:
(1)计划的种类、三个特点、正文的内容结构。
(2)理解总结的种类、三个特点、标题的三种写法、正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计划、总结的格式及写法。
(八)会议记录
1.识记:会议记录的概念、三种类型、三个特点。
2.了解:会议记录的格式及写法。
(九)启事、海报
1.识记:启事、海报的的概念。
2.理解:(1)启事的三大类型、四个特点。
(2)理解海报的种类、四个特点。
3.了解:启事、海报的格式及写法。
附:模拟试卷
(注:每题中①为师范教育专业考题;②为文秘专业考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①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
A、机械的 B、客观的 C、主观能动的 D、生物的
②信息具有使用价值是秘书信息工作的( )的特点。
A、针对性 B、综合性 C、时效性 D、经常性
2.①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1---3岁儿童 B、2---4岁儿童 C、3--6岁儿童 D、5---7岁儿童
②向领导提供“马后炮”信息是违背了秘书信息工作的(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