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却步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望而生畏,望洋兴叹,望尘莫及,望而却步什么意思
一、望而生畏 [ wàng ér shēng wèi ]
【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译文】:君子衣冠端正,目光不移,让人人望而害怕的,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二、望洋兴叹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脸的样子,看向河水叹息。
三、望尘莫及 [ wàng chén mò jí ]
【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出自】:南朝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译文】:曹嵩送到亭次,只看到尘土见不到人。
四、望而却步 [ wàng ér què bù ]
【解释】: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出自】:秦牧《象和蚁的童话》:“凡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条件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望而却步。”
扩展资料
一、望而生畏近义词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译文】:晋国和楚国交战,在中原相遇,他退让和回避。
二、望洋兴叹近义词
无能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解释】: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译文】:这罪最重,如果不是我很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也没有办法啊。
三、望尘莫及近义词
不可企及 [ bù kě qǐ jí ]
【解释】: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出自】:唐·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译文】:没有希望的特性罢了。
四、望而却步近义词
知难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译文】:看到可能就行,知难而退,军队的善政呢。
二、什么是“望而却步”成语:望而却步 -------------------------------------------------------------------------------- — 汉 典 网址未加载 -- 【解释】: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
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汉 典 网址未加载 -- 【出处】:秦牧《象和蚁的童话》:“凡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条件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望而却步。”
【近义词】:望而生畏、畏葸不前 【反义词】:勇往直前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来源汉典。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望而却步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望而却步》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