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什么意思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
——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耻,本义是羞愧(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第十四篇《宪问》就是孔子的弟子原宪与孔子的对话。
原宪(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今仲村镇南屯人。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孔子为 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一 次,子贡高车驷马,拜访原宪。原宪衣着破烂,出来迎接。
子贡问: “夫子岂病乎?”原宪回答说:“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 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听后非常羞愧地走了。 原宪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从祀孔子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之东庑内。
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阳城,南武阳城亦名原宪城。城北武山擂鼓台,传为原宪墓。
参考资料:宪问_百度百科。
二、[急要论语名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评析」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敢问亦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敢问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亦”应该为“赤”)这话分别出自《论语》中的不同两个地方,意思分别是:
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指君子以言过其实而羞耻。“耻”是名词动用,意思为“以……为可耻”;“言而过其行”指说的话超过他做的事,即夸夸其谈,说而不做。(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敢问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为试问(如果)公西赤也只能做个小相,谁又能做大相呢?(原文“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话的两层含义,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只说不做夸夸其谈,也不要随便轻视瞧不起别人。
如果别人说了这样的话,有可能是在提示对方要言而有信,言之必行,才能称得上君子。同时不要居高自傲地把别人所做的事视为小事,别人身上可能有着更多你所没看到的优点。
如果要作答,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如果自己身上确实出现了句中所说的缺点,那就真诚接受,并致谢对方对自己的批评。假如是故意找岔的无稽之谈,那可以采取视而不见或以理据驳吧。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