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7
1.冬天有哪些养生谚语以及它们的含义
民间流传饮食歌谣一、食疗歌: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胡椒驱寒又除湿,葱辣姜汤制感冒;大蒜抑制肠炎法,绿豆解暑最为佳;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番茄补血美容颜,食蛋益智营养高;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良核桃;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月色令年少。二、民间流传的口味歌: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西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与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数不一般;三、粥疗歌:[一]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腰酸气肾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园肉。头昏多汗虚,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乌发又补肾,粥里加核桃。若要将血压,煮粥加荷叶。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二]利尿消肿治脚气,赤豆稀粥胜补剂。清热生津又和胃,甘蔗煮粥更美味。伤风感冒又腹痛,生姜煮粥疗效好。止泻健脾补五脏,煮粥要把扁豆放。滋肾补肝明目好,枸杞粥里显神通。滋补气血耐饥寒,煮粥要放葡萄干。四、水果养生歌: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柑橘消食化痰好,葡萄月色人不老。香蕉含钾解胃火,润肺乌发吃核桃。生津安神数乌梅,健胃补脾吃红枣。番茄补血驻容颜,抑制癌菌成猴桃
2.秋季的养生之道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所以,中老年人要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到了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阴雨霏霏,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等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寒冷刺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
寒冷刺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饮食调和 润肺防燥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
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李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三色粥清热养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鲜生地汁粥凉血润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茶粥化痰消食,燕窝粥养肺止嗽,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 健身锻炼 动静和谐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
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和谐,动则强身,静则养神,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需注意的是,喜爱耐寒锻炼的人,从秋天开始,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增强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注重预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
3.冬天有哪些养生谚语以及它们的含义民间流传饮食歌谣一、食疗歌: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胡椒驱寒又除湿,葱辣姜汤制感冒;大蒜抑制肠炎法,绿豆解暑最为佳;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番茄补血美容颜,食蛋益智营养高;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良核桃;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月色令年少。
二、民间流传的口味歌: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西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与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数不一般;三、粥疗歌:[一]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腰酸气肾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园肉。
头昏多汗虚,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乌发又补肾,粥里加核桃。若要将血压,煮粥加荷叶。
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二]利尿消肿治脚气,赤豆稀粥胜补剂。清热生津又和胃,甘蔗煮粥更美味。
伤风感冒又腹痛,生姜煮粥疗效好。止泻健脾补五脏,煮粥要把扁豆放。
滋肾补肝明目好,枸杞粥里显神通。滋补气血耐饥寒,煮粥要放葡萄干。
四、水果养生歌: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柑橘消食化痰好,葡萄月色人不老。
香蕉含钾解胃火,润肺乌发吃核桃。生津安神数乌梅,健胃补脾吃红枣。
番茄补血驻容颜,抑制癌菌成猴桃。
4.查找四季健康养生的经典谚语有哪些生活谚语 冬季萝卜:
1.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元朝 许有香
2.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萝卜进城,药铺关门
5.萝卜上市,医生没事
6.上床萝卜下床姜
7.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8.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9.十月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10.多吃萝卜少吃药
11.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
12.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
13.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平安
14.萝卜熟,医生哭
15.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
16.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萝卜保平安
17.馒头有数客有数,一个萝卜对一个坑
18.缺个玉米塞个豆,拔棵萝卜栽棵葱。
19.萝卜快了不洗泥
20.头伏萝卜末伏菜
21.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22.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23.上床萝卜下床姜
24.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25.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26.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
27.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
28.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29.九月九,大夫抄着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
30.萝卜抗癌,降福消灾。
31.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32.烟台的苹果来样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
冬季养生谚语:
1、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2、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3、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4、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5、老人过好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6、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8、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9、暴暖暴冷易感冒,暴食暴饮伤胃肠,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锻炼身受伤。
10、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11、冬吃萝卜和葱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12、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13、冬季多晒太阳,有利健康。
关于食物的谚语:
1、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2、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3、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4、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5、老人过好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6、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8、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5.冬天有哪些养生谚语以及它们的含义如题 谢谢了民间流传饮食歌谣 一、食疗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驱寒又除湿,葱辣姜汤制感冒;大蒜抑制肠炎法,绿豆解暑最为佳;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番茄补血美容颜,食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良核桃;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月色令年少。
二、民间流传的口味歌: 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 山西醋,山西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与蒜,又辣又麻数四川; 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数不一般; 三、粥疗歌: [一]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腰酸气肾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园肉。
头昏多汗虚,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乌发又补肾,粥里加核桃。若要将血压,煮粥加荷叶。
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二] 利尿消肿治脚气,赤豆稀粥胜补剂。 清热生津又和胃,甘蔗煮粥更美味。
伤风感冒又腹痛,生姜煮粥疗效好。 止泻健脾补五脏,煮粥要把扁豆放。
滋肾补肝明目好,枸杞粥里显神通。 滋补气血耐饥寒,煮粥要放葡萄干。
四、水果养生歌: 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 柑橘消食化痰好,葡萄月色人不老。
香蕉含钾解胃火,润肺乌发吃核桃。 生津安神数乌梅,健胃补脾吃红枣。
番茄补血驻容颜,抑制癌菌成猴桃。
6.关于秋天的谚语大全至少60个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加一伏。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秋天宜收不宜散 。
秋有旱,冬有冰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月三场雾,黄牛水上浮。(下年发大水)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夏雨少,秋霜早 夜立秋,热到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重阳晴,米粮平 重阳晴,米粮平。
(风调雨顺)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关于秋天的谚语 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
(雨) 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白露砍高梁,寒露打完场。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白露下雨,路干即雨。
(不干路) 雷打秋,冬半收 雷打秋,冬半收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了秋,挂锄钩。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三天,遍地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秋十天遍地黄 朝立秋,冷飕飕 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风风凉凉,晴到重阳。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九月九,大夫抄着手,九月九,无事不在河边走。
(风大) 九月雷收口。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
有关秋天的经典谚语精选1) 立秋十天遍地黄2)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3)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4)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5)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6)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7)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8)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9)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10)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有关秋天的经典俗语1) 立了秋,挂锄钩。2)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3)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4)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5)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6)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7)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8)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9)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10)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江苏)11)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12) 立秋三天,遍地红。13)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14)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15) 立秋十天遍地黄16) 朝立秋,冷飕飕17) 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18) 风风凉凉,晴到重阳。
19) 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20)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秋天养生的谚语大全一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先“补重阳”后“补霜降”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秋天养生的谚语大全二 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萝卜青菜保平安、上床萝卜下床姜 不劳医生开处方,秋天萝卜寒人参 补冬不如补霜降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丰收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闽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7.跪求关于四季养生方面的谚语、俗语~~信息一旦录用,斥重积分奖励《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注:晏眠是指睡得很迟才起床。
《孙思邈养生铭》:春夏少施泄,秋冬固阳事!
《皇帝内经》: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南朝陶弘景:体欲常劳,劳勿过极;食欲常少,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清.羊宰《修炼歌》:靠山临海住洞间,坐也安然,立也安然。岙着老衲遮冷寒,新也可穿,旧也可穿。闲居山中采药玩,有也乐,无也乐!
三国魏时文学家应璩作。全文为:“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上叟前致词:室内妪粗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毛泽东年轻时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8.中国养生谚语1. 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2. 天天练跑步,不用进药铺。
3. 要练功,不放松;要练武,不怕苦。
4. 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
5. 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
6. 吃饭八分饱,胃口好到老。
7.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8. 预防伤风和感冒,当心着凉最重要。
9. 会吃,千顿香;乱吃,一顿伤。
10. 吃饭慢吞吞,赛过吃人参。
11. 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白菜萝 卜汤,益寿保健康。
12.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3.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14. 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
15.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秋冬养生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秋冬养生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