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团的对联和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7
1.关于万里长城的古诗、谚语、传说、对联
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不到长城非好汉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临江仙.登八达岭长城
万立丰
不上长城非好汉,岂辞坡陡梯环?
山河表里灿斑斑。千秋遗胜迹,万国发惊叹。
大隧车穿南北贯,翩跹凤舞龙蟠,建成高速坦途宽。
秋高气爽,四野有奇观。
对联 千秋伟业千秋伟,
万里长城万里长。
2.急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 一)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四)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 陈琳) 2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 蒋济) 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集如下: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
3.关于手的谚语1 手拉手——心连心
2 巴掌生毛——老手
3 眼疾手快——变戏法
4 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5十个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6 三只手——小偷
7 扒手——窃贼
8 杀人不眨眼——刽子手
9 眼看手莫动——小心触电
10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1 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12 十个指头弹钢琴——互相协调
13 扎在指头上——痛在心里
14 十指连着心 ——肉疼归心
15 手无缚鸡之力——文弱书生
16 强将手下——无弱兵
17 如来佛的手——仙人掌
18 铁匠造手铐——自己铐自己
19 台上握手——台下使绊子
20 伸手派——乞丐
21 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
22 十个指头有长短——参差不齐
23 坐山观虎斗——袖手旁观
24 百发百中——神枪手
25 携手并肩——团结一致
26 动口不动手——君子
27 生产模范——能手
28 百步穿杨——神箭手
29 弹无虚发——好猎手
30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31 大海航行——靠舵手
32 吹吹打打——吹鼓手
33 无处下手——棘手
34 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35.手闲长指甲,人闲长头发。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4.团结互助的名人名言,谚语,成语有哪些众人拾材火焰高! 还有八荣八耻。
爱国是一种光荣 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个人利益可以牺牲,国家利益不能牺牲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锦城虽好,不如还故乡 我为我的祖国激动!我为我的人民自豪!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 救国图强一片心 没有本事,何以报国 我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 合则共荣,分则两损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为别人的利益与福祉而做的善行,是至高无上 的祝福 信仰改变了我的生活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活着 目标越高,志向就愈可贵 希望在我们的蜂巢里,能够看到我自己的一滴蜜 我渴望死于尚能劳作之时 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荆棘留给自己 人的一生就是燃烧 幸福在于取得成就 幸福在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生存并不是简单地活着 常求有利别人,少求有利自己 情浓钱淡,永葆清白 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 志在富民,志向是在富民 每天要怀有爱心去做一些小事情 不为民解忧,何言公仆? 做了好事,人才变成了好人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耳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已为耻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八、以艰辛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5.跟探险有关的名言,对联,谚语等一、和探险有关的名言:1、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巴斯德2、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萨尔顿3、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英]斯宾塞5、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意]布鲁诺6、科学的敌人并不比朋友少.――土耳其谚语7、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俄]赫尔岑8、科学赐予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美]康普顿9、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10、生存世界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苏]齐奥尔科夫斯基二、和探险有关的对联:为吸怪生为扎头死为BT奔波一辈子吃骗子亏上人妖当最后死在木马上 冒险人生穿西陆过三军走铁血还看中华 评时政谈强兵论富国兼容天下攀险峰须过人胆识勇在先,入深林应超凡阅历智为上 攀险峰须过人胆识勇在先入深 林应超凡阅历智为上穿西陆过三军走铁血还看中华 评时政谈强兵论富国兼容天下三、和探险有关的言语:乘险抵巇、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履险蹈难、危在旦夕;勇于探险者,是具备远大志向和一往无前的人.他们知道从未知到已知,是一定需要探险这个过程的;人类因探险而富强,生活因探险而美丽.拥有一份勇于探险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世界需要探险,生活需要探险,发展需要探险,只有探险才有创新。
6.找对联,格言,成语,谚语,好故事一、成语故事1、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
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2、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
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
」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好,其实私底下什么都不会!二、民间故事1、八仙斗苍龙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
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
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
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 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
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
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
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
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
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 “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
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
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
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
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
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
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关于带团的对联和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关于带团的对联和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