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一棵树,两个叉,360个夜,48朵花,什么意思
礼功,阿拉伯语为“索俩提”,通译作“礼拜”。
穆斯林礼拜主要有日礼:每日五番(次),俗称五番乃玛孜(意为礼拜)。日礼的顺序是:邦布达,意为晨礼,时在日出之前;撇师尼,意为晌礼,时在正午过后;底盖尔,意为晡礼,时在下午4-5时;沙目,意为昏礼,时在日落之后;虎伏坦,意为宵礼,夜晚进行。
聚礼:即阿拉伯语“主麻”。穆斯林每星期五正午过后(与撇师尼同时),在**举行集体礼拜。
成年男子参加,仪式较为隆重。礼拜前念《古兰经》,阿訇讲“瓦尔则”(宣讲教义)。
会礼:每年两次,在开斋节(俗称“小尔德”)和古尔邦节(俗称“大尔德”,也叫宰牲节)举行。市境平罗穆斯林中流传的教事谚语云:“一棵树,两股权,三百六十叶,四十八朵花。”
分别喻为一年两个“尔德”,教历一年三百六十日之日礼及四十八个“主麻”。
2.一棵树,两个叉,360个夜,48朵花,什么意思礼功,阿拉伯语为“索俩提”,通译作“礼拜”。
穆斯林礼拜主要有日礼:每日五番(次),俗称五番乃玛孜(意为礼拜)。日礼的顺序是:邦布达,意为晨礼,时在日出之前;撇师尼,意为晌礼,时在正午过后;底盖尔,意为晡礼,时在下午4-5时;沙目,意为昏礼,时在日落之后;虎伏坦,意为宵礼,夜晚进行。
聚礼:即阿拉伯语“主麻”。穆斯林每星期五正午过后(与撇师尼同时),在**举行集体礼拜。
成年男子参加,仪式较为隆重。礼拜前念《古兰经》,阿訇讲“瓦尔则”(宣讲教义)。
会礼:每年两次,在开斋节(俗称“小尔德”)和古尔邦节(俗称“大尔德”,也叫宰牲节)举行。市境平罗穆斯林中流传的教事谚语云:“一棵树,两股权,三百六十叶,四十八朵花。”
分别喻为一年两个“尔德”,教历一年三百六十日之日礼及四十八个“主麻”。
3.星海湖与平罗地震有什么关系没有.
星海湖位于大武口城市区东部,为历史上古沙湖遗址,原为自然形成的山洪滞洪区.
1739年1月3日(乾隆三年十月二十四日),银川、新渠(今姚伏)、平罗、宝丰县一带发生8级地震。平罗处于高烈度的平原区,人口密集,灾情惨重。地震波及6省区。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有:一是火灾。二是砂土液化,地基失稳,加重建筑物毁坏。新渠县城南门陷下数尺,北城门仅如半月形,县府的堂屋以及仓库粮库等也都陷入地中,粮食俱在冰河之内。三是喷水冒沙成灾。极震区内“地面多出现裂缝,宽数尺或一丈多,涌出的热水淹没村堡。震后余震活动时间较长。人民通过观察地震前兆而总结出了对地震预报的谚语。据《银川小志》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若井水忽浑浊,炮声散(嘶)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总结了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异常以及震前的地声前兆,还说明了地震、气象之间的联系。200多年前的这些经验至今对地震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1739年宁夏平罗地震怎么发生的1739年1月3日(乾隆三年十月二十四日),银川、新渠(今姚伏)、平罗、宝丰县一带发生8级地震。
平罗 处于高烈度的平原区,人口密集,灾情惨重,地震波及6 省区。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有:一是火灾;二是砂土液化,地基失稳,加重建筑物毁坏。
新渠县城南门陷下数 尺,北城门仅如半月形,县府的堂屋以及仓库粮库等也 都陷入地中,粮食俱在冰河之内;三是喷水冒砂成灾。 极震区内地面多出现裂缝,宽数尺或一丈多,涌出的热 水淹没村堡。
震后余震活动时间较长,人民通过观察地 震前兆而总结出了对地震预报的谚语。据《银川小志》 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以为常,大约春冬二 季居多,若井水忽浑浊,炮声散(撕)长,群犬围吠,即 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
”总结了地 震前地下水、动物异常以及震前的地声前兆,还说明了 地震、气象之间的联系。两百多年前的这些经验,至今 对地震预报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据史料记载:“宁夏府城于十一月二十四日,陡然 地震,竟如簸箕上下两簸,瞬息间阖城庙宇、衙署、兵 民房屋倒塌无存,男妇人口奔跑不及压大半。 ”平罗地 震波及周围的6个省区,宁夏的银川、平罗、宝丰县发生 了强烈地震,银川平原内“压死人口十之四五”加之火 焚、水溺、冰冻而死者累计5万人左右。
在这次地震中,新渠、宝丰、平罗三县,洪广营等 城房倒塌无可胜数。商贾民房俱陷入地中,四面各成土 堆,砂土液化而造成的破坏是平罗地震引发的另一种较 为普遍的次生灾害。
平罗地震还造成了喷水冒砂现象, 引起了震后的水患。据史料记载:“在宝丰及其所属各 营堡以及沿河一带,地震后地面裂开了一个个大洞,从中涌出大量地下水,与河水一起泛滥进城,顿时城中一 片汪洋,深度达四五尺不等。”
平罗地震在中国地震史中,也是一次损失惨重的地 震。
5.宁夏的名人名言,急李德明(981~1031) 西夏王国的奠基者。
李继迁之子,小字阿移。李继迁死,李德明嗣位,年二十四。
对内保境息民,恢复生产;对外附辽和宋,专力向西发展。1005年,辽册封他为西平王。
次年,宋授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并允许在保安军设立榷场。李德明统治后期,西夏农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
西向进兵,杀吐蕃大首领潘罗支,夺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又出兵攻打甘州(今甘肃张掖北)回鹘,初战失利,乃陈兵阻绝其通贡宋朝的道路。 1028年,派子李元昊须兵消灭了甘州回鹘。
两年后,又略取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东)。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
他营建宫室、馆驿、桥道,讲定礼仪制度,追尊李继迁为皇帝,立李元昊为皇太子。1020年,由西平府迁都怀远镇(原属灵州,今宁夏银川市),改名兴州。
1031年死。景宗时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陵号嘉陵。
4,野利任荣 西夏文创制人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
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5,夏崇宗 西夏皇帝 夏崇宗(1084—1139),名乾顺。
夏惠宗长子,梁氏生。西夏皇帝。
其祖母梁太后晚年得孙,十分钟爱,常亲自提抱着顾。天安礼定元年(1086)七月,太后和秉常先后去世,乾顺即帝位,年仅3岁,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辅政。
是年八月改元天仪治平。次年(1087)正月,宋朝遣使册封乾顺为夏国王。
6, 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 李元昊--西夏皇帝 宋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初五,一个婴儿在灵洲(今宁夏灵武)呱呱坠地,他刚出生就啼声英弃,双目炯炯。他就是后来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李元昊。
少年时代的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他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7,杨景周 清代末期曾任平罗、中卫等县知事 杨景周:原名兆熊,又名云浚,字景周,号佛华,行一,出生于清代末期的安徽省怀远县,学历邑庠生,南京高等学堂理科毕业,格致科举人,分部七品小京官,三年以后,主事用。后至甘肃省历任西宁、平罗、岷县等县知事。
任中卫县知事曾获六等嘉禾章。 离任返里后,曾任师资养成所所长,怀远县立初中校长 8, 王树楠 进士,历史学家,清代末任中卫县知事、庆泾固道道员, 王树楠(1851—1936年)字晋卿,祖籍热河承德直古北口小兴州,生于直隶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邓家庄耕读之家。
王树楠七岁入家塾,八岁学做诗,“龆龄颖异,出语惊人”。十六岁入邑庠,(注:邑庠:县学堂。)
次年补廪膳生。1872年以读书优异被举荐为贡生,朝考以教职候选。
当时直隶总督曾国藩聘请其祖父在省城保定莲池书院讲学,他在书院随读。曾国藩闻其名,专门召见指导读书治学、诗古文义法,训勉鼓励,谈话两个多小时,他深以为荣。
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见其文章,拍案惊赞,十分赏识,称之为“苏长公后第一人”。24岁被聘为通志局修纂,26岁考中举人。
在志局先后任职十二年,同时继续在莲池书院攻读治学。他素好考订之学,以文会友,结识了劳乃宣、吴汝纶、曾纪鸿、薛福成、朱采、赵铭等一代名士,相互质疑问难,获益良多,但在科举考场中却屡次失意。
到1887年36岁才会试中进士。初被点任户部广西司主事。
他自感小京官碌碌无为,徒耗岁月,而地方官尚可直接为民造福,实现治国安邦抱负,于是报请外放,改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仕宦生涯。 1886年后,历任四川青神、资阳、富顺、宁夏中卫县知事。
9,孙朝捷 宁夏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嘉峪关营游击。 孙朝捷,清代将领,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甘肃嘉峪关营游击。
10,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 11,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
6.为何称“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平原是宁夏境内黄河两岸平原的泛称,其三面环沙,之所以 成为富饶的农业绿洲——“塞上江南”,而没有被沙漠吞没,一是靠黄 河,二是靠贺兰山。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自甘肃省中部 黑山峡冲出由宁夏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进入宁夏平原,流经10 个县市(中卫市、中宁县、青铜峡市、吴忠市、灵武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区)接纳清水河、红柳沟(河)、苦水河、都思图河 等支流,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头道坎北出境,流程397公里,占黄河全 长5464公里的7%。
流域面积34823平方公里,总落差平均200 米,灌溉581万亩耕地。年引水量70亿立方米,年净用水量36亿立 方米,过境平均年径流量325亿立方米。
最大流量6230立方米/秒, 最小流量300立方米/秒,黄河上游含沙量为9%。黄河流经宁夏, 水势平缓,蜿蜒坦荡,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
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在此引黄灌溉,渠系纵横,田连阡陌。 长期淤灌的结果,在地表形成几十厘米至两米左右灌淤层,有机质含 量高,水分物理性状良好,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黄河两岸平原得黄河灌溉/有肥田、压碱之利,优质的黄河水加 上充足的日照,稼穑殷积,稻香鱼肥,是宁夏农业精华之地和国家重 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因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素有“塞上江 南”之称。
7.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特色1. 臊子面 臊子面是彭阳民间传统食品,以面白、韧细、汤红、色鲜、味香而闻名。
好臊子面的特色是"面好、汤香","巧妇"们十分注重面条制作和炝汤。 面好,是指面白净、擀得薄、切得细、有筋骨、不断线。
做面条要用优质小麦面粉。调面、擀面、切面是决定面条质量的三关。
调面讲究柔韧有筋;擀面要求薄厚均匀,以薄为佳;切面讲究刀法手功,要求细长匀称,两边不连,中间不断。“捞时举其臂而不能终其端,盘于碗而无断”。
谚语云:“擀的就像纸,节的就像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攫不断,客人吃了三大碗,过了七个州,跨了八个县,赞的就是咱的面。” 汤香,是彭阳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云"吃饭吃汤",意即指此。
臊子汤主要用肉、辣椒油、时鲜蔬菜、豆腐及各种调料做成。一般选用好里脊肉,肉要切得细碎均匀,热锅炒炼(炝),随后依次加入辣面、葱、姜、调料以及米醋等。
炝汤讲究油温火候,注重调料。炝好的臊子红汤,色浓而味淡,油重而不腻,加上黄花、木耳、蒜苗、豆腐、鸡蛋等,红、黄、绿、白相间,酸、辣、香、甜皆备,看上去色泽鲜艳,闻一闻香气袭人。
洁白柔韧的细丝长面配上这样的臊子红汤,看一眼,登时让人食欲大增,吃起来酸辣可口,油而不腻。汤香味美,很受人们的青睐。
臊子面汤香味美,经济实惠,是山区人民的传统风味食品,至今仍是人们待客的佳肴之一。 2. 回族蒸艾叶 制法: (1)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2)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3)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腌水即成。 (4)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
特点:清香无毒,营养丰富,能“通气血,还寒湿,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3. 粉汤水饺 水饺是一道传统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过去常见于街头摊点,现在也多用于筵席,作为筵席小吃上桌。
原料:羊肉馅水饺、凉粉、菠菜、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香菜葱、姜、蒜、精盐、味精、醋、植物油。 制法:炒勺内放少量植物油,用葱、姜、蒜炝锅后,依次放进羊肉汤、凉粉、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
锅开后,将汤带料一起倒入盛煮熟的羊肉馅水饺的汤碗里即成。 特点:汤鲜味香,民间风味。
- 4. 炒糊饽 炒糊饽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吴忠、灵武、银川等地。“糊饽”系一种用烙饼切成饼条的俗称,又称“糊饽子”。
原料:面粉、碱、羊肉、豆腐、干辣椒、葱、蒜、蒜苗、精盐、味精、葱姜水、花椒水、醋、酱油、植物油。 制法:面粉加碱和成较硬的面团,稍饧后揉匀,再擀成薄饼,放入饼锅中烙至半熟,取出后切成长条。
焖炒时,炒勺里放适量植物油,先将羊肉丝煸炒至肉色变白,再依次放进豆腐条、干辣椒片等料和几勺羊肉汤。烧开后,将切好的饼条抖散放进勺内,盖上盖子。
焖至饼条熟透,再撒上蒜苗终一即成。 特点:肉嫩饼爽,微咸稍辣。
5. 回民筵席十大碗 在宁夏农村回民聚居村点,每到结婚喜庆的日子,回民们都要做十大碗,来招待宾客。这十大碗筵席以偿为主,有烩九子、烩夹板、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
这桌农村回民筵席,主要用羊肉、牛肉、羊肚、土豆、苹果、豆腐、糯米、鸡蛋,配以菠菜、黄花、木耳、桃仁、圆肉、葡萄干、青梅、红枣、蕨麻、蜂蜜、白糖及各色调味品制成。虽是大众菜肴,但各有各的味道。
烩九子:丸子酥烂,汤浓味香;烩夹板;夹板软韧可口,外酥里嫩;烩肚丝:肚丝筋软,香辣适口。烩羊肉:汤鲜、肉烂;烩假莲子:用土豆炸成的假莲子,色黄软嫩,滑润香甜;烩苹果;白汤,金黄的苹果,散见的青红丝,软烂甜香;烩狗牙豆腐:软嫩,汤浓,味鲜,别有滋味;红炖牛肉:肉烂,色红亮,味醇香;烩酥肉;酥脆鲜香;最后一道酿饭,是软糯甜香,果味鲜。
吃了农村回民十大碗,你也就领略到宁夏农村回民的饮食特点。- 6. 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传统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尤以平罗的制作独具特色,知名度较高,故又称平罗羊羔肉。
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条、红辣椒、葱、精盐、味精、植物油。 制法:炒锅中放入适量植物油,将剁成块的羊羔肉下入锅内用旺火煸炒,边炒边加入芹菜、粉条等配料,炒至羊羔肉断生即成。
吃时,可佐以米饭。 特点:色泽红亮,肉质软嫩,滋味醇厚。
- 7. 老毛手抓 被国家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宁夏绿色清真食品—老毛手抓沿袭了几十年的祖传秘方,羊肉具有鲜、嫩、香三特色和油而不腻、香醇可口、常吃不厌三特点,羯羊肉、羯羊脖子、羯羊汤还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三大补品(能提气补虚、补血益肾、强身健体),因此深受顾客青睐。 要做到这几点,除了有祖传秘方外,在选羊、煮肉、切肉上还有四个讲究。
首先,是选羊,选羊要选八、九个月以上,一岁以下的“羯羊”,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体重大约在。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平罗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平罗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