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丑的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精妙的谚语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2.表示献丑的成语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
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
3.关于骄傲的谚语骄兵必败
恃才傲物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眼睛生在额角上。
傲慢是无知的兄弟。
公鸡总是在自己的粪堆上称友雄。(哈尼族)
半瓶醋,好晃荡。
骄字不倒,前进不了。
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
自大不值钱,虚心受人赞;水上漂油花,有油也有限。
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
自称好,烂稻草。
如果你过分夸耀自己,你得到的不过是冷笑。(高山族)
没有学问的人,处处不忘吹夸自己;长相丑的人,时时不忘打扮自己。
半瓶水总是会溅,骄傲的人总是会吹。
谦虚的人常思已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自私者不体谅人,自大者看不起人。 知识浅薄者骄傲,学识渊博者谦虚。
毡袋子的灰尘多,学问浅薄的人傲气大。(门巴族)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还不问。
虚心的人天天有积累,骄傲的人天天吃老本。
雷声大,雨点小;人骄傲,成绩小。(白族)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傲不可长,志不可满。
要有天大智慧,不要有黄豆大的骄傲。(哈萨克族)
自己觉得自满的时候,就是痛苦的开头。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骄傲没好处,光屁股没温暖。(蒙古族)
鼻孔朝天的人,会跌下粪坑。
趾高气扬的人,双脚会落进陷阱。(维吾尔族)
过于逞能,最后是会哭的。(藏族)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一两骄傲,能败百斤美德。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越谦虚就越伟大,越骄傲就越渺小。
智慧和勤奋相当;骄傲和愚蠢相等。
4.明事理的谚语有哪些1、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3、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4、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5、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6、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7、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8、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9、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10、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11、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12、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3、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14、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15、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16、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7、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18、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19、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20、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24、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25、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26、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27、宁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让人是个礼,锅里没有米。
30、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31、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32、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3、宁可种花分天下,不可栽刺害别人。
34、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35、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36、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37、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38、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39、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40、人怕私,地怕荒。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献丑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献丑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