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红楼梦谚语大全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十六回)、“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二十四回)、“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六十五回)。
2.红楼梦中的谚语(一)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很久之前搜的,但是忘了从哪来的了。
3.红楼梦中的谚语折了往袖子里2113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5261痕迹(第4102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1653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专—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属,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4.红楼梦的俗语最全红楼梦的俗语 第一回 玄机不可预泄 第二回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则王侯败则贼。 第三回 睁眼睛的瞎子 第四回 女子无才便是德。
贫贱之交不可忘。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大丈夫相时而动。 趋吉避凶者为君子。
第五回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惟心会而不可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顾头不顾尾。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六回 拔一根寒毛比腰粗。 侯门深似海。
贵人多忘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七回 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第九回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杀人不过头点地。 第十回 打着灯笼没地方找。
第十一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知人知面不知心。
癫蛤蟆想天鹅肉吃。 第十二回 热锅上的蚂蚁 第十三回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登高必跌重。 树倒猢狲散。
盛筵必散。 天机不可泄漏。
第十五回 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个女儿许几家。
能者多劳。 第十六回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坐山观虎斗。 借剑杀人。
引风吹火。 站干岸儿。
推倒油瓶不扶。 指桑骂槐。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第十七回 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第二十一回 新婚不如远别。
第二十三回 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十四回 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
第二十五回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第二十六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第二十七回 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第二十九回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三十回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环了。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第三十一回 千金难买一笑。
第三十四回 没事常说有事。 君子防未然。
第三十五回 佳人命薄。 第三十六回 管窥蠡测 第三十七回 随乡入乡。
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第四十二回 以毒攻毒。
狗嘴里吐象牙。 第四十三回 丁是丁,卯是卯。
第四十四回 睹物思人。 倚酒三分醉。
妻子不如妾,妾不如偷。 第四十五回 食谷者生。
死生有命,宝贵在天。 司马牛之叹? 剖腹藏珠。
第四十六回 人去不中留。 金子终得金子换。
牛不吃水强按头。 九国贩骆驼的。
当着矮子,别说矮话。 第四十七回 自古嫦娥爱少年 第四十八回 得陇望蜀。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四十九回 小孩子口没遮拦。
是真名士自风流。 第五十二回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第五十三回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聋子放炮仗——散了。
第五十五回 一人作罪一人当。 旁观者清。
鸡蛋往石头上碰。 墙倒众人推。
擒贼先擒王。 第五十六回 稳坐吃三注。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 第五十七回 病笃乱投医。 老健春寒秋后热。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人也难求。 千里姻缘一线牵。
天下老鸹一般黑。 兔死孤悲,物伤其类。
物不平则鸣。 第五十九回 吃不了兜着走。
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六十回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看人不菜碟儿。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第六十一回 苍蝇不抱无缝的蛋 第六十二回 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
第六十三回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闻名不如见面。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第六十四回 女子无才便是德。 生米做成熟饭。
欲令智昏。 第六十五回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
见提着影戏人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 便宜不过当家。
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 老鸹窝里出凤凰。
第六十七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夯雀儿先飞。
物离乡贵。 第六十八回 癞狗扶不上墙。
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胳膊只折在袖子里。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浓血儿。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第六十九回 眼里揉不下砂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井水不犯河水。 墙倒众人推。
第七十一回 各家门各家产。 一个宝贵心,两只体面眼。
第七十二回 千里搭长硼,没有不散的筵席。 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
求人不如求已。 宁撞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一时比不得一时。 第七十三回 守如处女,脱如狡兔。
物伤其类。 齿竭唇亡。
第七十四回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百足之虫,虽死不僵。
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第七十五回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
第七十六回 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 事若求全何所乐。
得陇望蜀。 第七十七回 卖油的娘子水梳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饱饫烹宰,饥餍糟糠。
饭饮弄粥。 第七十八回 女大十八变。
阎王注定三更命,谁敢留人至五更。 天机不可泄漏。
第七十九回 情人眼里出西施。 宋太祖灭唐之意。
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 第八十回 得陇望蜀。
清官难断家务事。
5.有关《红楼梦》的谚语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十六回)、“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二十四回)、“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六十五回) 哀哀欲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耳边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耳鬓斯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荣华富贵 利物济人 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 安身乐业 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 自相矛盾 不近人情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敝巾旧服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 巨眼英雄。
6.关于红楼梦的歇后语1.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事
2.贾 宝 玉 的 丫环——喜(袭)人
3.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4.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5.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6.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7.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8.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原著前八十回)
9.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10.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11.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12.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13.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14.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15.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16.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17.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18.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9.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20.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21.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22.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23.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24.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25.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26.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27.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8.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9.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30.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31.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32.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33.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34.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35.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36.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7.列出红楼梦中的成语、熟语、谚语关键词:子弟书;《红楼梦》;语言;俗语;通俗化 子弟书作为一种通俗文艺、说唱艺术,它运用通俗语言是必然的,这也成为其语言的特质。
而在取材众多小说戏剧的子弟书作品中,改编自《红楼梦》小说的这二十多篇作品总体来说是比较雅的,尤其是如《黛玉悲秋》、《葬花》、《露泪缘》等等,其中典故的运用、骈俪句式的排比、铺陈,给人以极为雅致、庄重的感觉。但它又的确是用浅近的语言,写出了一篇篇的红楼故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俗语”意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1996年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据统计,《红楼梦》中的俗语就有315条,其中加有“俗话说”这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48条,后四十回有7条,合计55条。
加有“古人说”一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17条,后四十回有8条,合计25条;加有“常言“这类冠词的,前八十回有4条,后四十回无。研究者还归纳出,《红楼梦》一书人物引用俗语最多的是王熙凤,共57条。
引用俗语最多的章回是六十五回,共计16条。民间谚语有268条,成语有11条,歇后语52条,曹雪芹自己创造的有7条。
曹雪芹使用的俗语,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包括了民间谚语、成语、古人的诗句和歇后语。所以给《红楼梦》中使用的俗语定一个标准就是指民间谚语、古语、格言、歇后语等,由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们口头流传的经验的总结。
《礼记·大学》中就说:“谚,俗语也。”俗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通俗性和普遍流传性。
曹雪芹对俗语的态度早在第一回中就明确了:“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其中的“村言”就是俗语。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俗语,并不自曹雪芹才开始的。
从宋元话本、杂剧以来,文学作品中引用俗语已是司空见惯的。据粗略统计《金瓶梅》所引用的俗语高达七百余条之多,几乎是《红楼梦》的一倍。
下面讨论一下《红楼梦》俗语的来源问题。 一是元明清初的小说戏曲,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西厢记》是对曹雪芹创作有最大影响的戏剧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情节,《红楼梦》原著有许多情节就是脱胎于《西厢记》的。如四十三回贾宝玉撮土为香私祭为王夫人迫害至死的金钏儿时茗烟代祝一回文字,脱胎于《西厢记》第一章第三折中鸳鸯降香第三柱则不语,而红娘代祝数语,道出鸳鸯心事一段。
从语言上看,《西厢记》中许多唱词、道白,均为《红楼梦》所吸收。如“纱窗外定有红娘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等等。
《红楼梦》还吸收了《西厢记》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俗语。最典型的例子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道:“你原来苗而不秀。
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红楼梦》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道:“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二是历史典籍、古人诗词。
《红楼梦》中第十五回“远水救不得近渴”,就出自《韩非子》;第六十五回所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佳人薄命出自苏东坡的诗句“自古佳人多薄命”等等。 三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也是俗语最丰富的,就是民间的俗语。
曹雪芹《红楼梦》中引用了许多当时流行于北京地区,尤其是流行于旗人社会的俗语。其中有一些是直接从口语中采撷来的。
例如“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十六回)、“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二十四回)、“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六十五回)等等。这些在小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新鲜有趣,朴实自然。
四是自己的创造。《红楼梦》中有一些俗语是曹雪芹自己的创造。
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谓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
是以其书绝妙尽致。”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很风趣诙谐的人。
例如作品中有主旨作用的护官符,还有有打油诗意味的好了歌等等 所以,《红楼梦》的俗语,大部分是来自于元明清小说戏曲,相当大部分来自当时的民间,小部分来自历史典籍、古人诗词,极少是曹雪芹在“时谚”基础上的创造。那么直接来自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子弟书的俗语运用极为广泛,其来源也大致是元明清戏曲、小说、前人诗歌、词曲、历史典籍,更多是来自于当时生活中流行的口头语、俗语、谚语等等。
戏曲家、民俗学家傅惜华先生曾说过:“子弟书……词句虽有时近于俚浅,妇孺皆晓,然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极其真善美之致。其意境之妙,恐元曲而外殊无能与伦者也。”
∞这里的“妇孺皆晓”道出了子弟书语言的通俗性,甚至近于“俚浅”,以浅近的俗语、俚语来创作,才能在民间具有普及推广的优势。子弟书用七言律诗的句子,再用一些其他字数的碎句做衬垫,这是它的句法基凋。
启功先生分析认为:“正是因为修养不深,也就是较少地受框子的限制,才能有这样的胆力”,“其实杜甫做诗时也未必像解诗的人想的那么多”,“子弟书的成就,恰在于胆,也恰在于浅。” 那么28篇《红楼梦》子弟书中,运用了哪些俗语呢?笔者归纳如下: ; 俗语出处备注 1、俗语。
8.谁有出自《红楼梦》的成语和谚语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很久之前搜的(一)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但是忘了从哪来的了
9.关于红楼梦的歇后语1、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2、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3、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4、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5、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6、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7、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8、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9、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10、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11、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12、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13、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1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15、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16、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17、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18、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19、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20、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21、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22、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23、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24、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25、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26、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27、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28、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29、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30、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31、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32、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33、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34、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35、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红楼梦》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红楼梦》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