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谚语里的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
2022/1/5
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诗词谚语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答案:B F
2.下列对谚语或诗句中描述现象所包含的内容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是氯化钠,不是盐类物质,故选项解释错误;
C、蚕丝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不是维生素,故选项解释错误.
D、“风吹柳花满店香”是含有柳花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3.要10条古诗、谚语、俗语、古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7、爬得高,跌得重。
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8小小称砣压千斤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9、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10、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4.古诗中的化学千锤万凿出深山,——CaCO3分解
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
杜甫的【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集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无机质。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遇潮,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变成了红色液体
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该反应放热,使蜡烛融化。
5.要10条古诗、谚语、俗语、古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线沿直线传播>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规律>6、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7、爬得高,跌得重。
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8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
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9、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10、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古诗词谚语里的化学知识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古诗词谚语里的化学知识》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