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谚语大全

1.中国古代还有什么生活谚语

)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2.简单一点的,古人的谚语

古代名言谚语大全精选1. 好戏不唱三台,好曲不唱三遍。

2. 财压奴婢,艺压当行。3. 身在戏中,戏在心中。

4. 冷死花旦,热死武生。5. 一天舞几舞,长命九十五。

6. 一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十日空。7. 一脉不和,周身不适。

8.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9.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10. 一颗牙齿痛,满嘴不安宁。古代名言谚语大全1. 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2.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3.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4. 人黄有病,苗黄缺肥。5.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6. 冬不蒙首,春不露脊。7. 饥梳头,饱洗澡。

8. 生瓜梨枣,多吃不好。9. 白露身子不露,免得着凉泻肚。

10. 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11. 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肚里硬塞。

12.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13.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4.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15. 有病早治,省钱省事。

16. 老怕伤风,少怕痢疾。17. 老怕冬冷,少怕秋凉。

18. 早饭吃得饱,午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不用大夫瞧。19. 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劳。

20. 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改行拿钉耙。21.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22.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23.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24. 吃了走百步,不用上药铺。25.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2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27. 吃面多喝汤,省得开药方。

28.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29. 吃穿当时,活到九十。

30. 吃不言,睡不语。

3.中国有那些古语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睢》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吕氏春秋·尽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大学》)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淮南子·《主术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汉·刘向《说苑》)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 (汉·杨雄《解嘲》)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引自《资治通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宋神宗评资治通鉴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宋真宗《励学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宋·范开) ●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

(宋·苏轼《赤壁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宋·苏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文嘉《明日歌》)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原臣》)●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冰出于水,而寒于水;云出其山,复雨其山。

(清·梁同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

(洪应明)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林清玄)●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盐铁论·制议》)●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篙如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求远。

●片言九鼎,一公百服。●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患;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4.古代谚语

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貂不足,狗尾续——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丁是丁,卯是卯(亦作“钉是钉,铆是铆”)——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丢下耙儿弄扫帚——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

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蠹啄剖梁柱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

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

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

比喻借刀杀人。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

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

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

冷箭:暗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

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丰年玉荒年谷——比喻有用的人才。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

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

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

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蜂虿(chài)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佛是金妆(装),人是衣妆(装)——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附骥(jì)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

常作谦词。富贵不能淫——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

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蝮蛇螫(shì)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

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覆巢无完卵——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

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歌于斯,哭于斯。

5.谚语大全

结伴好,起身早;行李少,川资饱 进哪里乡,喝哪里汤 破柴破大头,问路问老头 莫用棍子搅牛屎,莫与蛮汉论道理 席不正不坐,门不正不入 出门莫问人,问人去不成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一坡草一样色,一方人一方俗 在家不看公鸡卦,出门不听老婆话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 。

6.简单一点的,古人的谚语

古代名言谚语大全精选

1. 好戏不唱三台,好曲不唱三遍。

2. 财压奴婢,艺压当行。

3. 身在戏中,戏在心中。

4. 冷死花旦,热死武生。

5. 一天舞几舞,长命九十五。

6. 一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十日空。

7. 一脉不和,周身不适。

8.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

9.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10. 一颗牙齿痛,满嘴不安宁。

古代名言谚语大全

1. 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2.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3.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4. 人黄有病,苗黄缺肥。

5.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6. 冬不蒙首,春不露脊。

7. 饥梳头,饱洗澡。

8. 生瓜梨枣,多吃不好。

9. 白露身子不露,免得着凉泻肚。

10. 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

11. 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肚里硬塞。

12.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13.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4.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15. 有病早治,省钱省事。

16. 老怕伤风,少怕痢疾。

17. 老怕冬冷,少怕秋凉。

18. 早饭吃得饱,午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不用大夫瞧。

19. 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劳。

20. 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改行拿钉耙。

21.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22.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23.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24. 吃了走百步,不用上药铺。

25.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2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27. 吃面多喝汤,省得开药方。

28.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29. 吃穿当时,活到九十。

30. 吃不言,睡不语。

7.关于古代谚语的问题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

8.古代谚语精华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

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

9.需要谚语大全

虽然不是 谚语大全 但也够用了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

10.谚语大全哪儿有

谚语大全谚语大全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谚语大全 | 英语谚语 | 气象谚语 | 经典谚语 谚语 谚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 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谚语第一缉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 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谚语第一缉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谚语大全。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古代中国谚语大全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古代中国谚语大全》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古代中国谚语大全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2022/1/5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艺术类招生简章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2022/1/5

南京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安排

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安排
南京传媒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南京传媒学院 2022/1/5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下部分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的公告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下部分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的公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招生信息网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22/1/5

汉江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承认湖北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校考成绩的公告

关于我校书法学专业(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承认湖北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校考成绩的公告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舞蹈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编导制作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书法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美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美术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1/5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书法、编导制作、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书法、编导制作、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2022年河南省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美术统考一分一段表 2022年河南省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艺术类省统考个体测试温馨提示

关于我省2022年普通高招艺术类省统考个体测试的温馨提示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美术联考信息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舞蹈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舞蹈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舞蹈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舞蹈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舞蹈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舞蹈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编导制作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美术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美术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美术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美术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美术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美术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书法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书法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书法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书法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书法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书法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提醒特殊类型考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提醒特殊类型考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初审结果查询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初审结果查询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
保送生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