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10)

中考作文指导
2012/3/19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 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 丢
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1)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2)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3)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4)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5)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6)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7)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填入文中空格的词语依次是( )
A.虽然 B.往往 C.偶尔 D.则 E.而 F.所以 G.因此
2.文中第③自然段的语序已打乱,请加以调整。
正确语序是
3.从文意看,“不求甚解”一语包含两层含义,请加以概括。(每层限15字以内)
一是
二是
4.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先驳 ,
然后倡导 的读书方法。
5.文中提到诸葛亮、陆象山的读书方法,这两人读书方法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完全一样吗?你认为谁的学习方法最好?为什么?
答:
6.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文末“开卷有益”的含义。
答:
例十五: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答: , , , 。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 。
例十六:为学校广播站拟写一则消息,报道本年段近期涌现的好人好事。(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十七:向同学介绍、推荐一篇好文章。字数200字左右。
例十八:修改文章。
(1)微笑的作用可大呢!
(2)微笑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使人开心。A脸上挂着微笑的人,给人总是感觉亲切的。
(3)微笑能给人无穷的力量。老师的微笑使学生充满信心,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官的微笑使士兵看到了光明的前途,B看到军队凯旋归来的美景,甚至看到了合家欢聚的场面。
(4) 。学生做错了事,会从老师的微笑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C学生无意打扰了你,你不是给他一个“白眼”,而且对他友善的微笑,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以后多注意点。
(5)微笑说出了心里话。当你和朋友吵架后,想和他和好,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方一个微笑,这样你们的关系就能溶恰。
(6)笑,有“苦笑”,“微笑”,“憨笑”,“假笑”,“陪笑”等等……
(7)朋友,我们应多点微笑,少点烦脑;应该以微笑善待自己,以微笑宽以待人,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微笑着前进。
(8)朋友,你难道不想微笑吗?
1.文中第(5)段与第(7)段分别有一个错别字, 应改为 ;
应改为 。
2.第(6)段中有一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并说明理由。
应改为 ;理由 。
3.A处词序有问题,应改为 。
.B处语言表达可再简洁些,可改为 。
.C处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
4.文中应删去的一段文字是 段,因为 。
5.请结合上下文文意,在第(4)段空白处补上一句话,这句话应能够概括该文段的中心。
答:
例十九: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250字左右的小议论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内容集中。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段的推荐和特定方式的测试,选出了20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的学习成绩、身心素质等都不错,思想品德评定都为优秀,而且在《行为规范》、时事政治等笔试中都名列前茅。
一天,学校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测试。
几个美术考场的门口,扫帚随意地横在地上,抹布杂乱地躺在地上。不少候选人熟视无睹地从它们上面跨过去,而有的候选人则将它们放到了应放的地方。考场内,候选人的面前都放着刀片和未削过的铅笔,以及绘画纸、草稿纸等。大家开始削铅笔,有的人把铅笔削在草稿纸上,有的人则随意削在地上或桌上……
例二十 题目: 告诉我
在初中生活的成长道路上,你可能曾经做过傻子,或遇到失败,或有过后悔,或流下伤心的泪……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你逐步增长了知识,感受了人生,获得了启迪,体验了纯真……
要求:根据上述对选材、立意的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
例二十一 阅读《从“小小叫天”到“盖叫天”》一文,写一篇读后感。
从“小小叫天”到“盖叫天”
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13岁那年,打算借前辈谭鑫培“小叫天”艺名的光,为自己起艺名“小小叫天”。不料有人瞧不起他,说:“他也配叫这名儿,敢与谭鑫培比!”为了争气,他暗下决心:我不但要继承前辈的艺术,还要自成一家,“盖”过叫天,于是他为自己起了“盖叫天”的艺名。从此,盖叫天便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练功,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他也照旧凌晨3点钟起床。有时由于天冷冻得四肢麻木,翻筋斗时摔在地上也不知道疼。为了表现出武松的美姿,他用两根火柴撑住眼皮反复练习,以使眼睛睁圆;他平时还用削尖的两根筷子绑在膝弯里,以使两腿挺直,就这样,他终于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盖派”,并被人誉为“活武松”。
要求:①自拟主标题;②紧扣中心,联系实际;③字数不少于500。
例二十二:光阴,慷慨公正,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你珍惜他,他就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请以《珍惜光阴》为题,写一篇500-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说明:题头没有标号的为容易题,标有△的为稍难题,标有*的为较难题。)
试题示例参考答案
一、1.兴致盎然 瑰丽奇妙 3. Qiú lǎoshī xīngxiù
二、1.依恋 2. 仍然 3. 美不可言 4. 安然无恙
三、B
四、
1.“精力充分”改为“精力充沛” 2. 删去“当……时”
3.“宝石样的闪着蓝色光芒的”改为“闪着蓝色光芒的宝石样的”
4. 在“泥泞的道路”前添上“踏着”一词
五、例:鞠躬尽瘁《出师表》 洁身自好《爱莲说》
六、例:如果你是一只雏鹰,就搏击一方晴空
七、
(一)——(二)略
(三)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八、“哥伦比亚”号坠毁,7名宇航员遇难
九、过奖了 不敢当 小意思
十、
1.“您听我说”或“您别生气”
2. 时事也应该关心啊! 3.你懂不懂?
十一、该题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请注意扣住两个要点:一是描写景物;二是请用上人物的三种感觉,即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去择取。
十二、
1. 抒情散文 描写 议论
2.热爱春天 赞美春天 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珍惜春天,用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
3.春光图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田畴春意 河畔春光
天空春景 果园春色
4.造酒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5.①天真无邪 ②水乳交融
6.甲文中的“偷偷”“钻”形容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地面;乙文中的“破土而出”“拱动”形容春天是种子萌发的动力;甲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乙句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分别表现小草或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句子的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7.秋风
8.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通过“播种”“编织”“让春天永驻我们身边……”等词句即可理解)
9.例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十三、
1.打击 袭击 摧毁 埋葬
2.惊喜、兴奋、忧虑、希望
3.①沙漠 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说明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 呼吁保护生态环境(或抒写游览响沙湾的所见所感) ②(甲文)“一次大风沙……甚至连根拔起”(乙文)“响沙湾原是一座……现在成了眼前这座沙丘”
4.要点说明:响沙湾是一座高大的沙丘,它高度近百米,40度角,气候干燥,沙子受到外界的触动,便发出奇妙的响声,触动越快,响声越大。
5.(略。能提出措施或方法,合乎情理即可)
6.(要求:拟题表述准确通顺,作答能自圆其说即可)
十四、
1. B E G 2. 6351742
3.虚心承认不一定体会了书中真意 读书不要咬文嚼字,要注重意会
4.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不死扣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5.不完全一样。陶渊明读书注重会意而不死扣字句;诸葛亮博览群书而能观其大略;陆象山读书则是未晓处且放过,通过反复阅读而求贯通。这三种读书方法各有千秋,都有可取之处。(意思对即可)
6.每次打开书来都有新的领悟
十五、
1.B 2.以致 因为 用 按照
3.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句意翻译要通顺)
4.“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5.报先帝忠陛下
6.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十六——十七、略
十八、
1.“溶”改为“融” “脑”改为“恼”
2.省略号 句号 “等等”之后不能用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