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写作应关注受众心理(2)

写作指导
2012/5/3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演讲稿写作应关注受众心理》相关的文章。
二、求近心理
“近大远小”是绘画透视原理, “近亲远疏”是人际关系规律。这些道理也非常适宜演讲稿写作。它可以帮助演讲者取舍材料,优选内容。演讲稿内容安排要取近舍远,近多远少。近是指观点、材料与听众关系贴近,为听众关心,为听众熟悉;远是指观点、材料与听众关系疏远.不为听众关心和熟悉。近易沟通,易生亲近感;远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易生疏离感。所以不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有多大差异,都要寻我双方的契合点,选择与两者都贴近的内容。在双方关系的结合点上、双方注意的交*点上立论取事、展开演讲,拉近与听众的关系,缩小台上台下的心理距离,实现双方的认识交流和情感交流。如,克林顿有一次在俄勒冈大学里进行竞选演说,一开头不谈别的,就谈他上台以后如何降低学生的经济负担,提出一个给学生贷款的办法,等到学生毕业以后,再从工作或者社会服务中分期偿还。美国学生那时正因学费连年猛涨而苦恼,听了这些话,马上欢呼甚至尖叫起来。克林顿抓住了美国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演讲自然受到欢迎。不过,“近”切不可近“我”。以我为中心,关注个人命运,抒发个人感慨,只会切断与昕众的联系,把自己孤立在演讲台上。即使演讲内容有感人成分,也难引起听众共鸣。只有把“我”的关心统一在大家的关心之中,“我”的认识才能变成大家的认识,“我”的感动才会感动他人。
三、求趣心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了解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的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与人的行为活动有密切关系,它对尚未付诸行动的活动有准备性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性作用,对人在活动中的创造性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演讲者要启发演讲受众有所(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行动,必须想方设法诱发和引起听众的兴趣,若演讲稿的写作不讲究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演讲劳而无功,你说得再好,他也不感兴趣,不买你的帐。有一位指导员的就职演说就很懂得抓住听众心理的艺术。开头第一句话是: “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大家的不少‘礼品’”。上来就让战士们陷入迷惑、不解、惊讶:谁送了礼品?送了什么礼品?送礼品想干什么?指导员在这里把事情端出来,又想怎么样?这就一下子把战士们的兴趣提起来了,使他们急于想了解下文。指导员接着的一句话是: “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在我说话的时刻,很多同志,几乎是百***的同志,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进一步让战士们陷入迷惑:送礼品还有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强化了他们对演讲的兴趣。 “大家不要纳闷,这‘礼品’就是目光”。原来如此。可解开了第一扣,还有另外的迷惑:目光第什么礼品?他看出了什么?于是,这位指导员又说:“我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也有无所谓的……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目光就像为我这个指导员走马上任准备的一堆礼品:有玫瑰,有玉兰,有仙人掌,也有霸王鞭……”这一讲,不光是控制保持在场听众的兴趣,恐怕同时引起战士们的心理反应:这位指导员好厉害,他从我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该不会区别对待吧?“不管是什么样的目光,不管是怎样的‘礼品’,我都愿收下!并且,我还应该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公开向战士们表示自己的态度。于是这两句话,赢得战士们两次热烈鼓掌。接下来,就战士们最关切的问题,谈了自己就任以后的工作设想。这位指导员的就职演说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现场效果。这一结果,是与他善于调动和激发听众兴趣密不可分的。
你现在访问的是零二七范文网 027Art.Com/f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