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2)

写作指导
2012/2/23
二,写作主体迎合客体
公文写作的过程,是写作主体对各种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和贮存的复杂过程,是写作主体对信息客体的使用价值的把握与判断过程,其信息价值的大小与所制发文件的效用程度如何,直接体现在由秘书人员经过文字处理所形成的文件之中。从这点看,秘书写作具有“遵命性“的特点,尤其公文的写作,不是“以我手写我心“,而是“以我手写他心“。秘书作为写作主体必须主动迎合客体,秘书首先必须弄清领导的想法,目的,意图是什么?领导的意图就是公文的主旨。执笔者的全部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的意图创造性深入拓展领导意图。秘书写作既不同于新闻记者那样,每天可以从众多的新闻素材中截取最有价值的部分去报道,从而影响社会,也不像文艺工作者那样,在掌握了丰富的素材并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后,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和多种表达手法去塑造形象,表达感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秘书的写作,关键在于正确领会,体现和贯彻领导的“意图“ ,这就要求秘书必须十分注意同领导统一认识,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既要与领导“双向沟通“ ,又要“吃透两头“ ,即掌握上级有关政策精神,摸清基层实情,从而更好地服务领导。 # p # page_title # é #
秘书写作的实践表明,对领导“意图“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把握往往是以丧失写作个性为代价的。秘书在草拟文件或为领导撰写讲话稿中,若事前不了解领导的作风,文风和思路特点,所写的文稿就很难被领导赞成。秘书工作者常有这样的感慨:“什么是好文章?说不清楚-只要领导看得满意,就是好文章!“此话虽不太尽理,却很符合实际。比如讲话稿的写作,要求秘书将领导的思想,观点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出来,文风,用语,用词等都得合乎领导的脾气;秘书对于领导的脾气,思想性格甚至思维方式了如指掌,即可适应,又能游刃有余,顺应而导之,从而,他们的思想观点才能形成一种默契,行动方可一致。倘若秘书服务的不是单一的领导,情况各不一样,为了干好工作,取得领导的信任,秘书只得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那难度就更大了。比如,有的领导在大会上讲话时,喜欢条理清晰,那么你写时就要简明扼要;有的领导喜欢讲话具体,有血有肉,那么你写时既要宜多用详例;有的领导喜欢名人名言,就应适当引经据典,有的领导喜欢文彩,就需要对文稿多加润色修饰。至此秘书写作个性的丧失显而易见,不言自明。要深入,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领导发文意图,作为写作主体大秘书首先是“想“而不是“写“。要想领导所想,思领导所思,写领导所需。 “公文是领导决策意见的书面化“ ,只有主体迎合客体,才能写好公文。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公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