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意识与气质的修养的讨论(2)

写作指导
2011/10/15
隐个性于共性,共性中显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气质与习惯等,它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人与人相互接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倾向。共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配合他人的行为,适应群体生活的共同要求,符合群体行为规范的性格倾向。心理学家认为,只要不是病态,任何个性都是可爱的。这是从宏观角度对社会构成与发展而言。而从微观角度,对适应某种社会规范而言,个性是要服从于共性的。作为秘书,不仅要个性服从于共性,而且还要使自己的个性巧妙地溶合于共性,具有最大限度的可压缩性,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环境中,不但能顺应群体共性,尤其还要顺应其服务对象的独特个性。
能使个性泯消于微观而显现于宏观,是运用掌握个性维度的上乘境界。人们生活中看不到有什么个性的人,往往是最有个性的人。对秘书来说,自负清高,目中无人是狭隘危险的个性;点头哈腰,奴颜卑膝是令人恶心、没有出息的个性;而有礼有节、不亢不卑、自信自谦、能屈能伸,才是一个正派秘书所应该具有的个性。一个有作为的秘书,有志献身于与自己的服务对象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在工作中为了事业和工作的需要,为了适应所在群体的共性和服务对象的个性而压抑个性、牺牲自我,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委屈求全,这种没有“个性”的个性,不正是一种高尚可贵的“个性”么?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秘书意识与气质的修养的讨论》相关的文章。 以角色建自我,无形中求有形。不论是默默无闻还是惊天动地,人总是表现自我,总是在建造一种自我。有人认为,秘书只是桥、舟、烛,只能渡送他人淹没自己;只能照亮他人,毁灭自己,不能实现辉煌的自我。认为“秘书是艘破渡船,只把别人送上岸。渡了一船又一船,自己还在河这边”,怀着自我实现难以满足的满腹怨屈,生出怀才不遇、有志难展的种种牢骚,这是一种狭隘的“唯我”之见。
自古以来的秘书虽然一般都名不见于经传,利不显于俸禄,但其中胸怀大志而成大业者大有人在。舍远而观近、避古而论今,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曾担任党中央秘书,邓小平同志则在党的八、七会议时任过党中央的政治秘书。他们后来都成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一代英杰。田家英作为毛主席的秘书,虽没有在政治舞台上抛头露面,而其秘书的铮铮风骨却万人敬仰,流传千古。以此观之,他们是在扮演的角色中,一步一步地实现自我,是在冲出自我时达到“超我”,堪称我们秘书工作者的楷模。
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逆向调节
秘书是领导者的“辅弼之臣”,其智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谋”助 “断”、以“谋”促“断”、以“谋”执“断”。因此,在内在思维上,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具有领导思维。但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秘书只是领导者、指挥者、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他没有也不 应当具有领导、指挥、决策的权力。所以,在外在行为上他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意图,而不能自行其是。在某种意义上(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秘书是思维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秘书内在思维与外在行为的要求的不一致,是秘书工作的一个显着的独特性,秘书要充分注重自我把握这种内外有别的逆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