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千里

写作素材
2011/12/16
离思千里
浙江灵溪三中绿太阳文学社 郑 田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一片苍凉中,一位华服女子黯然伫立在单于的大帐前。
鲜红的喜服掩不住脸庞的苍白,她独自一人,向南边的天空,久久凝望。可是,她只能看见天边的几缕疏星,却望不见自己日思夜想的故都长安,甚至是无比沉闷的大汉宫廷。
“大汉?”她落寞地笑了。如果,她的故国真的如此强大,还需要她来到这凄清孤僻的蛮荒之地和亲吗?顿时,一连串晶莹划过,苦涩的滋味淌进嘴里,化掉了侍女精心妆扮的胭脂。
“嗷呜——”这是草原上的狼在嘶鸣,在这个月圆之夜悲歌。她的眼神由迷离转向坚定,“我已经选择不向命运屈服,那么现在我就不应后悔!”
再也没有每天风起时宫廷里御制风铃的吃亏,再也没有宫里大红金漆的雕梁画栋,有的,只是大漠无声的咽呜,绵远悠长。
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没有了男儿在战场上的你死我活,只留下单于王廷前,一抹鲜亮的孤寂。
屋檐,已如悬崖;风铃,恰似沧海,南国的燕呵,我能否再见到你那轻捷的身影?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汉宫,秋。
绝色的宫女静静地倚在红墙边,闲看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原以为凭自己的容貌可以轻易地晋升,却不料在第一次画像时已被命运遗弃;原以为美貌是一株圣洁的花朵,不容许以任何形式的金钱沾污,可自己却发现,皇宫是一个比外面的世界更丑恶更黑暗的监狱。
苦苦的等待,却只换来那渐渐朦胧的背影,和那随着背阴的朦胧而变清晰的回忆,以及,自责的等候。
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当初倨傲,没有给毛延寿一点“小小”的贿赂。
她,悔吗?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用金钱,用如此阴暗的方式呢?美,本如天山上的雪莲,冰清玉洁,岂容毛延寿以财相迫?就像《爱莲说》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想,如王嫱那样坚决果断的女子,应是不悔的吧。
如果悔,又怎来得后来的昭君出塞?
宫中传语,要在宫女中选出一人,远嫁匈奴和亲。
她应召了。
从此,王昭君再也不是原来的王昭君,她勇敢地摆脱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悲惨,走向了前途未卜的匈奴。可以说,她赌对了。
如果说之前,王昭君只是一个人“宫花寂寞红”,那么,出塞后的王昭君,就像后人感慨的,举国社稷系在一妇人身上。
这担子,也太重了吧!
她微笑。不语。
只是一场生命中的意外,只是一场被安排的政治,我只是,悄然离开大汉宫廷罢了。
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
她被侍女们拉着换上凤冠霞帔,被侍女们涂上胭脂画上眉黛,被侍女们蔟拥着聆听圣旨上那公事公办的文字,最后,她的世界里只剩下红色,艳丽再刺目的红色。
略带不稳地站起,登轿。朱红的砂痣与大红的盖头静静呼应,好像在低吟,千百年轮回的宿命与悲伤。
她知道,从此,她要背负的,比从前在深宫里更深远,更沉重。可是这是命运,她亲自决定的命运,纵使有千般不舍万般难分,也无法阻止命运的齿轮向她露出无情的微笑。
回眸,最后凝望一眼大汉华丽的宫廷,以及金銮殿上静静站立的男子。
千年的时间,那辉煌的宫殿,那绚丽的舞台,那高大的城墙,都已经化为灰烬。
他很像天空,高高在上,教人仰望,令人觉得遥不可及。怀揣着对新帝的好奇,内心充盈着不尽的青春的热烈,她走进宫廷;携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内心早已被时间磨砺地异常坚强,她离开宫廷,走向另一个王庭。
有爱,但没有情,于是,那故事的一切,终究只可以化为长歌漫漫,在一个深夜,随着月光一起,在纷杂的人世间飘渺着,虚无着,然后被世人,慢慢的遗忘着。它不会成为故事,也不回成为回忆,它的残缺,终究只可以充当政治的牺牲品。
这,是否很讽刺?
所有关于王昭君的戏剧,小说似乎都喜欢描写汉武帝被她惊艳的情节。
所有关于王昭君的诗歌,评论都说,她怎么怎么伟大,做出了多大多大的贡献。
但是实际上,王昭君不是神灵,她也曾经是一个平凡的宫女,只不过她多了坚强,多了坚持过后的从容。
真正的故事,还在城外。
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
车轮转动的吱呀声缓缓响起,她知道,她要离开了。
从此,不再回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里只有驼铃在轻轻摇晃,发出动人的悲伤。斜晖脉脉,断肠人在天涯。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她让轿夫停轿,下了那华丽的鸾驾,大漠里的风,炽热而又苍凉,将她的秀发刮得微微鬈曲。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款款东南望,一曲《十八拍》。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风,盘旋,鸟,悲鸣。人,怅然若失。
那抹孤烟,已经无力去渲染我的忧伤,只有阵阵的寒风,涌着莫名的惆怅,去呵责她的那些任性,抑或是倔强。世界上最美的就是月亮。而在今夜,这个月圆的日子里,那被勾起的回忆里的影像,却了然带来了寂寞的伤感,如泣,如诉。
那段令人追忆的时光就这样飞逝了吗,就在倾城顷刻间湮灭了吗?走过的路,真的,无法回首,就如覆水,亦是难收。
孤琴声回,徒留胭脂味。
无望的等待,苦苦的追求,最终,也只会化为一曲《十八拍》,将所有的回忆击成碎片,纷飞在命运的路口,那就是,我们的缘分,错开的一瞬。
后人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之四美。可是,落雁尽管美丽,却掩抑着声声离思,无法自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她所要面对的,比起宫廷里的勾心斗角,更加深重,更加残酷,对于她,也是更加悲哀的一件事。
那些陪嫁的宫女听得出来吗,当然不。
一切,只是感慨而已,而已。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单于王庭。
马致远的《昭君怨》里,当她远嫁匈奴之后就得到了幸福。可是,你知道吗,来到匈奴之后,她的故事还没有完……
也许,单于们让宁胡阏氏,也就是昭君真的得到了幸福,可是,这种幸福真的可以长久么?
汉使回朝频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有些东西是注定要随风而去的,或者被时光彻底埋葬。或许还会有些曾经的感觉,被若干年后的人不小心遭遇,然后静静的燃着烟在黑暗中慢慢咀嚼。
史书载,汉成帝鸿嘉元年,两任单于先后去世,王昭君参与匈奴的政治活动,对其与汉廷的友好关系,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但自王莽盗取汉家王朝,改国号新以来,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她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名“青冢”。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六百多年后的诗仙李白如是说。
昭君怨,昭君怨,终归,还留了一个“怨”字呵……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那是一种是一种浅浅的孤独,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是一种浓浓的哀愁!
即使,她的贡献巨大,即使,她万古流芳,可是,在夜深寂静时,明月如钩,两行珠泪洇然下,明月不谙离别苦,谁知大漠孤魂怨?
就像,一出沉默的局,一出悲喜参杂的剧。
我们都只不过是台上的戏子,只是盛装,过场,随后,便被时间,被历史遗弃。
现在,正是盛夏。想来,青冢前,此刻,也应是一片青葱翠绿吧!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等你来……
突然想起了纳兰容若的一句诗,半世浮萍随逝水,一朝冷雨葬名花。
是非功过,还留得后人,静静弹奏那一曲《十八拍》。
千里之外的伊人,此刻,还好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离思千里,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