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卫生局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计划
2011/12/28
过去的一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大精神,坚持以城乡卫生一体化战略为核心,加强卫生行业监管,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促进了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工作。
一、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了统筹城乡卫生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24个子方案。按照“一个制度、四项分开、四个体系”的思路,推进医疗体制、医保体制、医药流通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四个联动,提出了大卫生、医学中心、医学城、市级医疗机构东西南北中发展目标、县级医疗机构资源整合发展意见。
(二)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223所乡镇公立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目前,乡镇公立卫生院新增床位XX张,固定资产总值新增78%,门诊人次平均增加32%,住院人次平均增加23%以上,而每门诊人次费用、住院人均费用下降了12%以上。
(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四个体系、三个机制、二个模式”,即政策支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服务机构“八统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体系;创新了“六大健康社区行”健康促进和服务模式。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德医风规范化建设。启动“卫生支农快车”行动。12家市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30家重点乡镇卫生院和10家县级医疗机构。确定成都市惠民医院、市级医院和14家县级综合医院为见义勇(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FanWen,范文大全)为特约定点医院。健全产科三级急救网络,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孕产妇死亡率为19.34/10万,婴儿死亡率为7.28‰。
(四)建立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成都市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和分析处理系统》。狠抓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重大疾病防治;连续三年全市霍乱零发病;提前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三大目标,免疫接种率10年保持在95%以上,流动儿童纳入常驻儿童免疫规划系统管理;蒲江、邛崃、大邑提前实现了国家、省、市下达的血防、疟疾工作任务,全市实现了疟疾基本消灭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五)中医工作得到加强。制定《成都中医药发展规划(XX-2015)》和《成都市中医药发展xxx规划》,召开了全市中医药发展工作会议;**的乡镇公立卫生院和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量达30%以上。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4个,培育省市级名中医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