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高三(3)

学生评语
2012/2/29
也算我幸运,高二寒假时山师大举办生物奥赛冬令营,就是给中学要参加生物奥赛的学生进行辅导,我到那里一听课就傻眼了,奥赛考的全是大学内容。当时教授列的书单子就是他们的大学教材,8 开的书,老厚,有十几本,要参加竞赛必须全看一遍。要知道那是1月12号,竞赛是5月中旬进行的。当时我心里直打怵,觉着全看完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我还是打算开始,不能让自己败在自己手下。当时高二课程已经相当紧了,我必须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再挤时间看生物,幸好那时我英语已经预习了好多,生物的新课也基本弄完了。我每天定点:后半节晨读,午休,静楼和第三节晚自习看生物竞赛书。老师的作业我必须快速地在课间和课上的时间做完。那段时间很“疯狂”,中午一放学就把一本硕大的大学生物教材塞进包里,端着饭缸提着包一路跑到食堂,吃饭基本是为了填饱肚子,绝对的闪电速度,再跑回宿舍,坐在床上倚着墙垫着枕头开始看。看到1点多时就会困得要命,眼前冒花。我靠着墙打个小盹,顶多五分钟,因为手里还有笔,一睡着手就会松,笔向下一滑我就惊醒了,这时候眼不花了,接着看。4月底我看完了教材,然后又吃掉了一本竞赛辅导,两本竞赛题库。现在那本竞赛辅导我还留着,侧面一圈全是黑的,都是我翻的。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回顾我的高三》相关的文章。那次竞赛结果我自己是很满意的,笔试枣庄市第一,总成绩(笔试加实验)全省排名第30,虽然没有得到保送资格,这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了,毕竟只有4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我想无论何时,学习都是需要一点“疯狂”的,有那种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信念,有那种愿意付出的果敢,生物竞赛对我影响颇深,高三时经常对自己说:现在的状况真的很难吗?生物竞赛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都能做下来,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呢?拿出生物竞赛的劲头,周诺,你一定行的。
最后我提出的关键词是“总结”。就像喜欢做计划一样,我非常喜欢做总结。为了写这篇稿子,我翻出了刚进高三时一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文章。蓝色墨水的字迹已经褪色了,但激情仍在。那次主要是总结了高二时为考科大少年班而参加的05 年高考。XX年高考成绩是语文125,数学125,英语141,理综248,这些分数在当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一些蒙蔽性,比如数学和理综亟待加强,特别是物理大题,理综出错的52分中有四十多分栽在物理上,语文和英语形式好像很乐观,但我自己从心里明白高二下半年基本上是把语文荒废了。梳理清后我列出了学习上的几个漏洞:物理和数学都是训练不够,规范不够,准确率不够,数学经常把题目看错。语文的基础知识没落实,英语语感不错,基础不牢。针对这些漏洞很快我对学习的重点做了调整。
由此我对总结的建议是: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总结是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服务的,不要自欺欺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自己的整体实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估。看“好”的方面(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是为了给自己找信心,看“不足”是为了下一步的调整、提高。
前面写了很多,看上去很笼统,好像和我们学习的语数外理化生不是很沾边。记得哲学上有一句话叫“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换句话说:“人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乐观,用功,高效,投入,总结”是我学习上的“世界观”,希望它们对大家有一点启示。
在谈完“世界观”的基础上我还是想提几点具体的“方法论”。不过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还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1、一定一定一定要建立错题订正本。这是走过高三的人的共同经验。对错题的回顾要做到“全,准,狠”,“全”就是关于这个题的知识漏洞和方法缺陷全都找出,在错题本上强化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