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汇编材料(3)

事迹材料
2011/4/6
从此一别将近15年。这些年,杨善洲都是在大亮山度过的。当年挥手道别时,他的头发都是黑的,如今杨善洲76岁,满头飘雪,手里添了一根拐杖。他对我说:“当年你住的那个山上,树木已经四五米高了,林子密得进不去人了!”
杨善洲一手创建的林场现有职工35人,发展成施甸县最大的林场。他们造林5.5万亩,现在成林3万亩,幼树也长得郁郁葱葱。杨善洲种树种到第十年,在大亮山消灭了宜林荒山,整个施甸全县都消灭了宜林荒山。大山里的瓦窑村等村民看到林场干得好,自愿将他们拥有的山林入股。如今的大亮山林场成林和幼林面积7.2万亩,延绵南北30公里,大森林一天天长高。
“绿满大亮山,辛苦我心甘”
栽树10年,山林起来了:大亮山涌出充沛的山泉水,林场境内3000户农家1万多人解决了吃水问题;山林茂密,光是修理枝杈就解决了烧柴问题;/fanwen/林场修通了18公里山间道路,山民们从公路运出山货;拉上的电线通进了8个山村……山民们收获了温饱,开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生活。
大亮山全都绿了,近几年杨善洲主要抓成、幼林抚育,一年中大半年住在山上。
杨善洲说:“这些年苦是苦累是累,绿满大亮山,辛苦我心甘。”
上世纪70年代前,由于几十年乱砍滥伐、山民取柴,起伏延绵的大亮山山光水枯,山民生活贫苦。杨善洲说,这其中也有他50年代当区领导时,指挥“大炼钢铁”砍去的山林,一想就心里不安。
如今,杨善洲最大的喜悦是,栽树10年,山林起来了,大亮山涌出充沛的山泉水,林场境内3000户农家1万多人解决了吃水问题。他们把清澈的山泉接进了家,用上了免费的“自来水”。山林如此茂密,光是修理枝杈就解决了山民的烧柴问题。
林场修通了18公里山间道路,山民们从公路运出山货;林场拉上了电线,电线还通进8个山村,许多山民家买了电视机。电视让他们知道要科学耕田、要良种、要管理。10年来,大亮山地区的耕地粮食单产从100公斤提高到了250公斤。山民们收获了温饱,开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生活。
杨善洲拉住我的手说:“你说,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