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日志(2)

社会实践报告
2011/12/20
廖屯养殖基地是当地新建的鸡类养殖基地,四周种植庄稼,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几位专家来到新建成不久的鸡舍为养殖户做现场指导,研究了包括笼子大小、水源供给、排粪排放等养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随同前往的还有辽宁教育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这里,养鸡场的负责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养鸡场的规模、投资情况以及前景规划。
走出养鸡基地,我们又来到养殖户张经理家,这是一家自主经营的养殖户,前不久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使这家养殖户损失巨大,辽宁省委书记xx也曾经亲自来到此地慰问。得知我们到来的消息,养殖户张经理兴高采烈的出来迎接并立刻带领我们走进他家的养鸡舍。正巧,今天恰是孵化的最后一天,我们亲眼目睹了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在教授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小鸡孵化的最好时间期限是二十一天半,这样,孵出的小鸡质量最高。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几个鸡舍。张经理对我们说:“这两年我们靠养鸡致富了,现在已经在沈阳买了房子!” 听到这些,我们看到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希望,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日志》相关的文章。“下面有请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学专家孙义和教授为我们做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孙教授开始了耐心地讲解。从消毒杀菌讲到了普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在讲座现场我们为当地农户现场发放了《新农业》杂志农业书籍,当地养殖户也把他们在平时养殖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我们作了交流,大家都受益匪浅。
晚饭过后又是放映电影的时间,今天我们要去廖屯村。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院内。下车后我们便立即忙碌起来。三十分钟后,一切就绪。放映前,我们在**院内举行了一个条幅签名赠书仪式,村民们都闻讯赶来取书。霎时间,红色条幅上已经布满了黑色的签名字迹。由于百姓们对农业技术材料都非常感兴趣,我们的杂志很快就发完了。看到这,我们才真正的了解到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热切盼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生产技术还应该放在第一位,它是农民奔小康的前提条件。
电影《喜莲》又一次在村民们的期待中放映了,天公作美,一切都很顺利。影片中,女主人公坚强的意志、开拓的精神、超凡的胆识、大度的胸怀使在场的所有观众深受启发。农村想发展、农民想致富,依靠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经验是行不通的。要相信科学,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不断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的信息化、产业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7月23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发展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上午,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刘鸣达副教授为当地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报告以有机农业及其发展为题,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有关农业环境问题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村民们尤为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家禽的粪便处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