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
2011/10/18
村民说:“现在村里的孩子们都上学,他们的普通话说得要比父母好很多。”大水塘村小学校长覃正忠告诉我,现在村小学的老师很少到城里去,老师所授的知识显得有些陈旧,“在村里小学毕业的学生去到乡里的初中上学,数学成绩没有几个能及格的”,而村里在乡中学上学的30多个初中生中,能考上高中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上大学了。
在大水塘村,还有这样的一件事情:附近村里一位正在上初三的女孩,由于没有希望考上高中,暑假她回家,家里人就安排她和一个男孩订了婚。
在调查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知识、对大学生的崇敬。村民们对外界的东西很感兴趣,总是羞涩地问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些问题,当他们得到答案后都会用羡慕的口吻说:“上大学多好呀!”可见,村民们并非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到大学里读书。但大水塘村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完高中已是尽最大的努力了。如果还要上高中、大学,即使孩子有能力考上,家庭经济情况也很难支撑。所以村民们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农村孩子读完高中就可以了,这样也算有文化了,到城里打工不会太吃亏。
刘海玲应该是大水塘村读书孩子中最幸运的一个。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完成了高中学业,当她领到大学通知书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时,全家人又开始为大学学费发愁。
幸运的是,营口市市直机关发动市里每个单(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位资助一到两个贫困大学生,而刘海玲得到的是营口市财政局的资助。
农村要发展 教育是关键
村民的一些变化,让大学生们既欣喜又难受。现在村里很多青年男女到城里打工,他们已经习惯了村外的生活方式。春节,很多年轻人回到村里住不了几天,就马上又出去了。而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给家乡带来财富和新气息外,还带回了一个让老人们恨得咬牙切齿的恶习——赌博。村里的老人不止一次地向我抱怨说,现在的人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算计、猜忌多了,邻里纠纷也多起来了。
在调查中,我与村里的干部有过几次交谈,发现一些**有些想法可能不切合实际。
一位**说起如何带领全村发展时说,村里计划3年内实现90%以上农户用上沼气。有的**甚至提出要在大水塘村搞生态旅游,因为村后的山上有美丽的风景……我问:“你觉得要怎么样才能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以很快的速度回答说:“发展教育,这是农村的希望。”村长说,她发现村民们对目前的生活水平都很不满,他们最寄予希望的,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而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就是供孩子读书的经济问题。“如果国家只支持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这根本上改变不了农村的面貌。”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调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成立一个相关的机构,针对农村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再教育问题,建立一些机制,来支持农村孩子继续读书。
问题是存在的,但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大水塘村在村镇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新村建设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商学院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相关的文章。当我来到这里,村里已经建起了一片新村区。但关于建筑还有一个文化景观缺失问题。新村农户布局一般按直线排列。从建筑学角度看来,农村住宅建筑布局如此确是一个错误。农村有别于城市严格的道路小区规划和管理,她有着与自然更为密切联系的优势,理应更贴近自然,展现自然美和悠闲品位。其实回望先前的自然村落,那种自成天然的布局和错落格式,更可以突现其中的个性和品位。我们的自然村,乡镇区域的特色何处?是地理特性和长期形成的格局结构给了我们个性,给了我们不同的文化和景观价值。如果所有村庄都如一排排厂房兴建,那么她们除了名字还有什么不同,还有何可识别性?我们期望不同的景观环境,具有特色的乡村面貌,以及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景观(据某自然村调查,其新迁祠堂由于环境改变,先前在人们心中的庄严肃穆的气氛荡然无存,新祠堂的粗陋只留下干枯的缩影,人们也逐渐觉得祭祀更显得“有些形式化”,消失了先前淳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