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坚持发展创业致富先进事迹(2)

事迹材料
2012/2/9
至今,安居在**别墅式新村的村民们,往往不愿谈论过去。**却时常提醒**和群众:莫要忘记过去作为“北大荒”的苦难史。那段苦难的经历,恰恰正是村“两委”班子立志改变**落后面貌的动力之源。
决战千亩荒滩,誓让百姓致富
“只有当不好的**,没有带不好的老百姓。”这句话被**奉为名言。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要的是既能做好基层党政工作,又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好干部、能干部。
在**的血液中,融汇着硬汉子的铮铮豪情;在**的心灵中,蕴含着对百姓乡亲的细腻情怀。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了他大胆心细的性格特征。他从团结干部和安定民心入手,强化干部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凡事均进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都由百姓说了算,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赢得民心、发展经济。**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
毗邻**市区的**,土地荒滩多,**把具体发展模式归结为三句话:村南果套粮,村北挖鱼塘,村东建暖房。
1993年冬,开挖鱼塘的战斗在资金缺乏和少数**思想障碍的两难境地中展开了。**理解祖辈沉寂于沙土地的农民的观望态度,他决定用事实来验证这一切。没有资金,他带头捐助;没有设备,他向亲友求借。结肠炎复发,吃点药仍坚守在工地上。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并投身于千亩荒滩的战斗中。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村委主任坚持发展创业致富先进事迹》相关的文章。
在**北郊,**人率先开挖出987亩的大型系列水产养殖基地。那年冬天,当**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第一次载着自己喂养的水产品去交货时,全村人扶老携幼,放着鞭炮,夹道为壮士送行!这一年,**村养鱼收入达126万元,1995年,产值迅速膨胀至600万元。随后,近百座日光温室也相继建成。世世代代在黄河滩区挣扎的**人,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久违的笑容,开始跳动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村集体有了积蓄后,**还清了所欠大量电费,架设了8000米高低压线路,强化村内道路建设,使村里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初步治理。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脱胎换骨
在**村民心灵深处,有这样一个向往:啥时也像城里人一样,天天能按时上下班、月月发工资?
**理解乡亲的渴望。急剧扩容的**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市民的“菜篮子”副食品供应商机无限。水产养殖成功后,**发现了菜、鱼、肉等副食品生产市场的巨大需求,决定逐步发展以养鱼业为大树,带动饲料生产、鲜鱼运销同步发展、互为依托的产业链经济模式。他这一思路,村民全票通过。1996年,**村筹资148万元,建成了北方饲料公司,当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1997年,又成立鲜鱼运销车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渔业经济增长链。
**很注意市场变化,关注顺应时势,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分阶段、链条式”产业发展战略。为降低生产饲料所需原料--豆粕的调运成本,XX年9月,**又投资1900万元,建成了年产值2.3亿元的植物油厂。XX年,与西北农大联合投资,建成泰瑞科饲料研究试验基地,现已投入使用。
为活跃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加农(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民收入,在**的带领下,**村又立足本村优势,于XX年引资1000余万元建起**起重设备厂,XX年投资500余万元建起黄河热风炉厂,XX年引进一家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手机显示屏……村办企业的迅速崛起,不仅圆了本村百姓的工人梦,同时安排近百名下岗工人重新上岗,还让**走上了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