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计划(2)

社区工作计划
2013/1/30
,
综治办组织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民间调解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
(四)推进社会重点特殊人员群体服务管理创新
1、建立健全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管理台账。以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搭建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建立定期排查和日常监管制度,全面摸清辖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法轮功”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的底数,落实教育、服务、管理和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
2、做好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服务和犯罪预防工作。通过建立阳光课堂、完善青少年“红黄绿”管理机制、实行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消灭制度、开展“五帮一”结对帮教等措施,全面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路子。
(五)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
1、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实施技防“村村通”工程,实现视频监控全天候、全覆盖。健全完善街面、村(社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打造“巡防队员全天候巡逻,技防中心全方位监控,人防技防无缝隙衔接”的治安防控体系。
2、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坚持定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区域、场所和部位,落实“打击、整治、防范、教育、建设”综合措施,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或专项斗争,提升整治效能。强化对“两抢一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区域的整治力度,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加强对特种行业管理。加强对娱乐业、旅馆业、废旧回收业、爆炸物品业等特殊行业的管理、引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管、营业登记措施,促进特种行业健康发展。
(六)推进“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
1、加强对新经济组织的管理。推动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健全安全保卫机构,严防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新经济组织的教育引导,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规范经营行为,自觉依法经营、严格自律。
2、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定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办法,实行审批登记制度改革。创新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分级登记管理”体制。
(七)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创新
1、深化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通过相对集中办公、联合开展工作、一个窗口接待等形式,实现社会事务联合管理、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社会治安联合防控、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的目的。
2、加大对后进村帮扶力度。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经济贫困、矛盾突出、治安混乱的后进村,及时派驻工作组,限期改变后进村面貌。
3、大力发展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大力发展专职治安巡逻队伍、治安信息员、人民调解员、社会志愿者等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解决好群防群治队伍的待遇问题。
4、进一步发展壮大“平安协会”组织。积极发展建立各级各类“平安协会”组织,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参与社会管理,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构筑政府行政管理力量与社会民间自治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新格局。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定期研究部署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街道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统筹协调和推进全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强化经费保障。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创新经费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3、严格检查验收。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承担实施创新工作项目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定期督办、检查、考核机制,严格组织验收,严格兑现奖惩。
如需查看更多社区工作计划最新范文请点击/fanwen/sh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