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山的优秀散文作品

散文
2022/3/17
山,在你的面前呈现出千态万状,活像许许多多的造型艺术品,都一下子来到了你的眼前……无不在参差中带着一种逸脱的神气,好像随时可以飞离地面似的。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大山的优秀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我常去看山,看久了,就想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和感悟它。
它不再是我印象中的女人,温柔细腻,飘忽不定,引起我的无限幻想。我想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我要真实地触摸到它的身体,感受到它的呼吸,不需要去渴求,去幻想。
它是内敛的,它的深沉表现出了哲学家的风度与圣人的豁达。
我常常钻进山的怀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静静地凝望它的脊梁。如果没有这道脊梁,我的目光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或许哪儿有一片绿草地,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正在上面舞蹈,初升的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照在她飘飞着的头发上,如同一条条金丝;或许那儿是一片静静的湖泊,水面上游弋着几只小水鸭,嘎嘎地叫着,欢快而惬意;也或许就在某个小村庄,夕阳西下,荷锄的农人说说笑笑回了家,上了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这时,夜幕下出现几个鬼鬼崇崇的身影,开始了撬抢偷烧的丑恶勾当……。然而山耸立着高大的身躯,不言不语地挡住了这一切。所有美与丑被它看在眼里,留在心里,却始终没有说出来。千百年的沧桑练就了一颗波澜不惊的心,正是这种冷静平和的心态沉淀了它的深沉与睿智。它似乎在无言地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必然的规律,也一定有它必然的结果,无论美与丑,善与恶。
林木茂盛的山,将丰富的资源毫无保留的呈现给了人类,也将自己的隐私展露无遗。人们带着不同的目的进了山,各怀心思,却都体现着同一个词:自私。开采矿石丧了命的,砍伐林木蹲了狱的,采食药材救了病的等等。面对这一切,山既不表示欢迎也不强烈拒绝,任由这些故事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和这些人相比,我的愿望很小,我只想逃离喧嚣的都市,寻找一份宁静惬意,换一种心情而已。然而我依旧摆脱不了自私的干系,毕竟我还是为了我自己。山还是不言不语,任由我无数次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它却视而不见,如同我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一样。山的漠然常常使我无所失从,但似乎又有它的道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自愿的,没有人强迫你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所有的后果都必定要你自己去承受,没有逃避和选择。
有时候山很渺小。我们可以无视它的存在。即使我们一辈子不去靠近它,这也无伤大碍,我们依然一如既往地生活着。山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无论我们叫它什么,怎么叫,它都不应,不答,不出声,当然也不表示反对。往往同一座山,可以有几个完全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之间更无半点联系,但这对它又有什么影响呢?它依然是它,不是别的任何东西。
有时候山很伟大。它的坚硬的岩石、深深的沟壑、雪崩似的沙尘、身躯上覆盖的植被、长在石缝中的树木、流在山间的小溪,都毫不掩饰地暴露在阳光下,任由你欢呼,感叹,敬仰。它还是很平静,不动声色地接受着你的仰慕。
它的渺小与伟大,总是那么客观真实的存在着。它的宽容与豁达,总是那么适时的表现出来。
山是稳固的,持久的,强大的。
它在地球上屹立着,岿然不动。风霜残蚀了它的植被、泥土,枯了黄了,腐烂了,消失了,它的身躯依然高耸着。山外来了一批人,建造了房屋,开辟了草甸,种上了庄稼和果树。山的裸露的肌肤被撕扯、划伤,留下一道道伤痕,它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这些人或许厌倦了山的沉默,也或许因为一些别的原因,搬迁到了山下。然而消失的只是房屋、植被、泥土,如同它们在空气中蒸发了一样。山依然存在着,高傲,固执,持续着它孤独的美。
是的,这是一种孤独的美。世间没有哪种孤独,能让人如此迷醉!世间更没有哪种美,能孤独到这种境界!
几千年,几万年。来的去了,去的来了。聚了散了,散了聚了。周而复始。山,在演绎着哲人的洞悉明了,圣人的宽容豁达。
它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美,美的真实自然,美的永恒持久……
有关大山的优秀散文作品:冬日的大山数九隆冬,望向窗外,阡陌交错的原野上映入眼帘的全部是灰白色和黑黛色——那是北方的大山,没有活力,没有生机,凝滞寒冷,给人一种苍凉萧肃的意境。
大山莽莽苍苍,山连山,岭连岭,绵延不绝赤裸着肌骨,袒露着胸怀,如一组组巨大单调的屏障迎面而来,在北方的原野上威严屹立,默然无声。只有庄重挺拔的松树,轻盈摇曳的蓬蓬衰草,光秃秃的灌木,在默默述说着大山曾经的碧绿葱茏,美丽灵动。然而就是这样的大山总在无形中,给我的心灵和灵魂带来莫名其妙的震撼和感动,它以独特的方式,无声的语言总是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我眼里冬日的大山是美丽的,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冬日的大山有一种粗旷阳刚的美,原生态的质朴,又透露着岁月的沧桑,给人的意境悲壮而苍凉,磅礴而峥嵘,就像一位北方的汉子英气逼人,又豪爽奔放,淳朴厚重,表里如一;冬日的大山骨子里有一种激情勃发,热血潮涌的生命,它头顶苍穹,脚踏大地,任冰雪风霜侵袭,依然用心呵护着怀里的万千生灵,给予每一株植物恰如其分的位置,就像一位博爱的母亲甘愿奉献,不求索取,一如既往,本色不改,不管何时何地始终保持着她的品质;冬日的大山有一种神奇感应的灵性,它不是沉默凝重寒冷的,刺骨的北风就是它的伴奏师,唤起群山刚劲有力雄浑的歌吟,万物都颤抖在呼啸而过的风声中呜咽着,大山却在风中以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执着,越加挺立,理性而自信,就像一位聪明的智者以平和,大气的心态面对风云变幻莫测的世界,镇定从容应对一切。
冬日的大山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清泉叮咚,没有夏天的浓荫蔽日,清风蝉鸣,没有秋天的蔬果累累,红叶尽染,就这样以返朴归真,伟大的内涵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守望着心里的春天。我爱北方冬日的大山,爱它的孤高亮节,保持本色的品质,爱它沉稳厚重,实实在在的内涵,更爱它风雪不俱,坚定不移的本性!冬日的大山就像一本无字的书,启发着我的心,无论如何在这浮华的人世间都保持着自己的本真,自己的初心!
有关大山的优秀散文作品:大山里的月光那年到同学颜的家,是新荣镇振新村。
在班车上,颜说家虽说是村,但其实是一个交通很不便利、人烟稀少的大山旮旯,周围除了山还是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点盼头都没有,从镇上到她家大概六、七公里的路程,得走一个多小时。
她说话的时候,我看见她的眼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轻轻掠过。
可是,大山于我而言,却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我向往那里。
我俩到镇上时,已是黄昏。天边的晚霞,红妆扮着白云。
走了约二十分钟,经过一片田野,一条通向山那边的小路出现在眼前。
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谷,葱郁幽深,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欢迎我们回家。
而愈往村里走,山路愈崎岖。时不时还能碰上石头往鞋里钻。天色渐晚,路上行人渐少。
这时,经过一个小山坡,有一处墓地,三个大小不一的由白石子砌成的新坟,形成一个三角形。估计是县城里哪位大户人家的风水宝地吧,我想。
一阵风吹过,飕飕地,坟上的尘土、纸屑飞舞起来,很是阴森。
我不禁拖着颜奔跑:颜姐,平日里都是你自己一个人走这鬼山路吗,你不怕?
颜被我拖得上气不接下气:怕呀,可怕有什么用啊,习惯了就好,人活着就是一种习惯吧。
颜的回答让我费解,这和她的年龄很不相符。
过了坟山,我们放慢了脚步。
颜说,我亲妈很早就病死了,家里农活多,爸爸很快娶了后妈,生了两个弟弟和妹妹,我总共有三弟一妹,我是家里的老大,家务活基本都是我干的,从四年级开始,一下课就得往家跑,给弟妹烧饭,寒暑假还得放牛,帮忙干农活呢,早习惯了。
颜浅浅地笑着,像是在叙说别人的事情,淡淡的。
看着颜沉静的摸样,我似乎读懂了她眼里的忧伤。
春夜的月光洒向回家的路,拖出长长的影子。
幽静、空寂的山谷让我感到冬日里才有的寒冷,有些刺骨。
我红着眼圈拉紧颜的手说:姐,咱们快到家了吧。
嗯。颜用力地点头。
小妹,你看......
我顺着颜指的方向望去,朦胧的月光下,只见山路对面半山腰几间错落的人家,向南而居,中间隔着一条大山沟,山沟横穿整个大山。
怎么村里这么少人家?我疑惑。
颜笑了笑说,我们村的住户散布得很零星,这片山里有几户,再进去有个村落,那里有5个生产小队,我家是13队,就我家和四户叔伯们住在那儿。
哦。我歪头应着。但大山的空气格外新鲜,我不禁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眼前便是颜家了,门前有条小溪,溪水在空蒙的山色间穿行。
晚饭后,颜的父母和弟妹都已歇息。这里的日子明显比山外要长。这些半山腰上的人家世世代代守着这片大山,隔窗可以对话,下网可以捕鱼,倒也闲适自在。
不过,最令人窘迫的是洗澡,一处低矮的空间,几十块土砖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显得特别简单。人往里一站,上半身露在外,实在让人受不了。
还好,夜深人静,无人窥视,唯一可以窥视的,是天上的那一轮圆月。
我和颜相互看守着沐浴。洗澡水打到地上哒哒哒的声音,惊扰了大山的静。
而皎洁的月光落到我们身上,夜色遮住了脸庞,羞了少女的心,月亮正咧嘴笑……
于是,大山里的月光,从此以后便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在流年里悠然生长。
有关山的散文文章:
1.关于描写山的散文
2.有关山的散文
3.描写山的经典散文随笔
4.描写山谷的经典散文欣赏
5.关于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