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青年节作文:回眸时髦青年(2)

五四青年节作文
2013/5/4
笔者亲族中就有一位那个时代的女劳模。为了和不同她一样积极进步,出身黑五类的高知丈夫划清界线,女劳模仅以其“消极落后,没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由,便毅然决然和丈夫分居达十八年之久,直到丈夫去世。女劳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是真正的爱工作如命,爱学生胜子,竟至许多年的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没休息过一天;儿子们经常是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一面,母子间的交流只能是靠临睡前压在玻板上的纸条来维持,第二天早上醒来,也只见当天的饭菜票,不见母亲的人影笔迹。女劳模全家一年四季吃食堂,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前,就将食堂的残汤剩菜全部打回,一顿顿热了吃。如节假日女劳模回来了,那一定是带了一群需要照料的学生,女劳模为学生们辅导作业,剪指甲,灭虱子……每当这时,女劳模的儿子便自觉悄声闭气地躲到后院的小天井里。儿子知道一旦影响了母亲的革命工作,在学生面前和蔼可亲的母亲,学生走后就会对他变得非常不近情理的严厉。女劳模要求全家无条件地支持她的革命工作。
笔者和女劳模的儿子是同龄人。劳模儿子那阵无比羡慕同学的,是同学们的母亲,为他们做的无指手套和抱鸡婆棉鞋,劳模儿子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冬天都是手脚冻得血痂累累;羡慕同学们的母亲,为他们炒的油渣豆豉萝卜秧泡菜,做的辣酱咸菜豆腐乳,这些家常小菜对终年吃食堂的劳模儿子来说,无异于珍肴美味。当然,劳模儿子最羡慕同学的,是他直到长大成人,都不知为何物的母爱温情。许多年过去了,劳模儿子早已过不惑之年,笔者和他谈到其劳模母亲时,说“你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之下……“对方立即打岔纠正:“不!我从小就活在她的阴影之下!“女劳模1979年退休时的工资,只比和她一同退休的人高出一级:多五元五角。退休后的女劳模,经常弱智人样站在灶台边一脸的深刻思考状,侧耳聆听水究竟开了没有;做饭经常把锅底烧穿,煮面条不是熬出一锅浆糊,就是完全的夹生;直到快七十岁了,才终于享受到了炒豆芽既末生臭,又没焦苦的家务之乐。
如今垂暮之年的女劳模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时,也不免困惑:“那阵的人,咋会是那样呢?“随即又总会骄傲地扫视儿孙们:“我这一辈子,可是给你们挣了脸的哦!“时光如白驹过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半个世纪之后,回眸前辈人的心路历程,不禁感慨叹谓,神往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