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年终工作总结
2014/1/18
在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我校还积极融入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并与多个市县签订了合作协议。XX年6月,与雅安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教育为主题,从教师学历提升、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等七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XX年6月,与攀枝花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交流、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促进攀枝花市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共同发展。XX年7月,又与宜宾市长宁县签订了校县合作协议,在干部和教师培训、课题立项和课题研究、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与联系。XX年,学校又与眉山市、广安市、遂宁市、泸县、兴文县签订合作协议,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XX年10月,我校还与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加强大学与企业的互动,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二)派遣教授支教团奔赴各地开展支教活动,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提高教师和干部队伍素质。
XX年至XX年,我校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授奔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义务开展支教活动,面向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专题讲座,帮助提高教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受到当地干部、教师的一致好评。
XX年7月,在彭久麒副校长的带领下,由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方面的7位专家组成的教授支教团,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进行了五场精彩的报告,凉山州各市县教育局负责人、全州中小学骨干教师共计200余人聆听了报告。同期,唐志成副校长带队的教授支教团还在雅安市石棉县进行了教学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XX年7月,我校组织了11名教授并联合附属实验学校的9名学科骨干教师,由党委书记高林远、正校级调研员唐志成、党委副书记马元方、副校长彭久麒等校领导带队奔赴通江进行支教活动,面向党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共计400余人就教育管理、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等方面开设了十多场学术讲座。
XX年7月,我校教授支教团分五支队伍在党委书记高林远、副校长彭久麒、严余松等学校领导的率领下,先后到石棉县、凉山州、阿坝州、雅安市、长宁县等5个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展了支教活动,讲座专题共计16个,受到了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倾情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以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己任,倾情为民族地区培养培训师资。为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在民族地区的实施,学校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等项目的开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工作的力度,举办了专门的骨干培训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和校长培训班。同时,采取送培下乡、远程教育等方式,扩大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受益人群。
XX年,我校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组织专家分赴甘孜、凉山、阿坝三州,培训民族地区中学500多人,培训小学校长154名。同时,我校还依托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培训马边、平武两个民族地区县教师。此外,我校还在在民族地区设立若干信息技术培训点,培训当地中小学教师。
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教师640人。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培训民族地区教师94人。同年,还在阿坝等地举办了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有54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研修班学习。
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省级培训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校长共计6 281人。其中,在学校培训379人,送教下乡到凉山州培训877人,远程网络培训总计5 000人。承担民族地区二类模式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省级培训班,共培训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468名。4至5月,我校还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继教中心组建了省级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培训农村教师9 000人。8月,派出教育技术教师20余人次前往阿坝,帮助州、县两级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共1 893人。10月接待来自西昌61人的小学校长考察团和凉山甘洛里克乡中心校的老师,为其安排了3天丰富的教育考察活动,并向里克乡小学捐赠了价值2 000多元的文具。
在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我校还积极融入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并与多个市县签订了合作协议。XX年6月,与雅安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教育为主题,从教师学历提升、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等七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XX年6月,与攀枝花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交流、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促进攀枝花市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共同发展。XX年7月,又与宜宾市长宁县签订了校县合作协议,在干部和教师培训、课题立项和课题研究、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与联系。XX年,学校又与眉山市、广安市、遂宁市、泸县、兴文县签订合作协议,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XX年10月,我校还与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加强大学与企业的互动,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二)派遣教授支教团奔赴各地开展支教活动,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提高教师和干部队伍素质。
XX年至XX年,我校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授奔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义务开展支教活动,面向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专题讲座,帮助提高教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受到当地干部、教师的一致好评。
XX年7月,在彭久麒副校长的带领下,由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方面的7位专家组成的教授支教团,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进行了五场精彩的报告,凉山州各市县教育局负责人、全州中小学骨干教师共计200余人聆听了报告。同期,唐志成副校长带队的教授支教团还在雅安市石棉县进行了教学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XX年7月,我校组织了11名教授并联合附属实验学校的9名学科骨干教师,由党委书记高林远、正校级调研员唐志成、党委副书记马元方、副校长彭久麒等校领导带队奔赴通江进行支教活动,面向党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共计400余人就教育管理、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等方面开设了十多场学术讲座。
XX年7月,我校教授支教团分五支队伍在党委书记高林远、副校长彭久麒、严余松等学校领导的率领下,先后到石棉县、凉山州、阿坝州、雅安市、长宁县等5个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展了支教活动,讲座专题共计16个,受到了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倾情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以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己任,倾情为民族地区培养培训师资。为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在民族地区的实施,学校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等项目的开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工作的力度,举办了专门的骨干培训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和校长培训班。同时,采取送培下乡、远程教育等方式,扩大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受益人群。
XX年,我校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组织专家分赴甘孜、凉山、阿坝三州,培训民族地区中学500多人,培训小学校长154名。同时,我校还依托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培训马边、平武两个民族地区县教师。此外,我校还在在民族地区设立若干信息技术培训点,培训当地中小学教师。
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教师640人。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培训民族地区教师94人。同年,还在阿坝等地举办了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有54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研修班学习。
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省级培训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校长共计6 281人。其中,在学校培训379人,送教下乡到凉山州培训877人,远程网络培训总计5 000人。承担民族地区二类模式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省级培训班,共培训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468名。4至5月,我校还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继教中心组建了省级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培训农村教师9 000人。8月,派出教育技术教师20余人次前往阿坝,帮助州、县两级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共1 893人。10月接待来自西昌61人的小学校长考察团和凉山甘洛里克乡中心校的老师,为其安排了3天丰富的教育考察活动,并向里克乡小学捐赠了价值2 000多元的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