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畜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2012/12/21
今年我县的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牛北羊川沿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和“全省肉牛养殖大县”为目标,全力发展肉牛产业、放养鸡产业和生猪产业,努力提高全县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着力培养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畜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72.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万吨,养殖企业达到26个,养殖小区达到2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4691户,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90元。截止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63.04万头只,同比增长5.5%;其中,牛饲养量达到11.57万头(出栏2.12万头),羊饲养量达到22.07万只(出栏7.46万只),猪饲养量达到30.02万头(出栏16.85万头),禽饲养量达到403.1万只(出栏285.7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6%、14.8%、12.2%和3.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4万吨、1950吨和523吨,同比分别增长11.7%、16.7%和1.7%。
一、畜牧兽医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新争取项目取得较大突破。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的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向发改、财政、扶贫、科技等部门申报项目21项;截止目前,批复下达我县的畜牧工程项目共有8项,总投资82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17.5万元,完成项目争取540万元任务的151%。二是在建、新建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共实施秸秆养畜示范建设、生猪标准化建设、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等畜牧项目17个,总投资213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27.5万元。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入,我县畜牧产业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三是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今年,已从兰州市引进良种牛羊饲养场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万元,招商引资手续齐全,已到位资金900万元,全面完成了8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目前正在与香港太富集团洽谈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如该项目能够顺利签约,将填补我县生猪屠宰加工的空白,有效提高我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我县生猪养殖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设施畜牧业工作
从年 本文来自文秘114 http://www.网址未加载,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初开始,我们通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就今年设施畜牧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下发了《设施畜牧业建设方案》。在3月17日组织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签订了《设施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书》,设施畜牧业各项工作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点,确定了田家河乡韦家河、北寨马莲、新寨姚集、柳林、康家山、大安杜家铺和秦祁铜钱等18个村庭园式规模养殖专业村,为每个专业村选派了1名专业技术强、素质好的技术骨干具体负责指导技术培训、规模养殖、圈舍改建和良种引进等工作。完成牧草种植5.4万亩(其中:多年生2万亩,一年生3.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改建圈舍5860户7117间,占任务7000间的101.7%;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整合能源沼气和整村推进项目资源,实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发放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暖棚圈舍修建图纸10000多份,共举培训班95期,培训人员10440人次以上;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户,占任务900户的100.6%,全县各类规模养殖户已达到4691户。二是狠抓了基础母畜扩群工作。依托产业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全县共引进基础母牛1101头,占任务1000头的110.1%;完成肉牛自繁2208头,占任务头的110.4%;引进基础母羊2023只,占任务只的101.2%;完成肉羊自繁7580只,占任务7000只的108.3%。三是狠抓了秸秆青贮氨化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养殖户新购置大中型铡草机23台,全县铡草机、粉碎机已累计达到8509台。动员指导养殖户新建青贮氨化池145个1.18万立方米,完成任务1万立方米的118%;新投放青贮氨化袋5800条1.3万立方米;已完成氨化2.01万吨,玉米秸秆青贮8.01万吨,共计完成青贮氨化10.02万吨,完成市级青贮氨化3万吨任务的334%。四是狠抓了规模养殖工作。为了加快养殖小区、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等各项工作建设进度,我局结合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从年初开始,提前谋划,确定了7个市级规模养殖小区和8个市级规模养殖企业,市上下达我县的养殖小区、养殖企业建设任务均为5个;目前,按照市级建设标准,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37万元,建成养殖小区7个、养殖企业8个;种植优质牧草5.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完成任务900户的101%。五是狠抓了品种改良工作。新建成冻配改良点1个,改造提升会川、新寨等冻配点5个;全县黄牛冻配改良点达到21个、羊改点达到71个、猪改点达到47个。已购进冻精细管1.6万支、液氮1850立升,完成授配母牛1.028万头,占市级任务8000头的128.5%;完成肉羊改良2.04万只,占任务2万只的102%。
(三)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工作
一是为了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抓好抓实,我局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力量组织成立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办公室。二是按照养殖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规模放养和散养相结合的要求,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及时邀请省上资质单位对黄香沟牧区5个10万只以上的规模放养点从小区布局、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按照规划完成了建设任务。三是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对负责的30个规模放养点均进行了落实。同时,为了有效降低养殖户的饲养风险,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开展了订单养殖签订工作,已签订养殖订单合同55万只,截至目前,全县禽饲养量达到395.4万只。
(四)畜牧品牌打造工作
一是在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定西市无公害畜产品----放养虫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标准》的基础上,《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鸡肉标准》又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有望年内颁布。二是在“秀峰”牌畜禽产品商标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的同时,今年3●15质量安全日甘肃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对“秀峰”牌虫草鸡“甘肃名牌产品”证书进行了颁证;以上两项工作填补了我县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空白。三是渭源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地和产品获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后,南山放养鸡土鸡蛋又获得“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基地被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甘肃省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四是将南山放养虫草鸡和放养虫草鸡土鸡蛋包装产品申报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五是将跟踪完成渭源黄香沟鸡、渭源南山放养土鸡蛋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
(五)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工作
一是及时组织畜牧系统全体职工协同乡镇干部对各乡镇养牛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已完成16个乡镇的数据调查统计工作,编制完成了《渭源县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材料汇编》。二是通过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市畜牧兽医局、市统计局对我县牛的饲养量、存栏量进行了确认,并将我县肉牛养殖基本数据向省统计局以定市统[]16号文件向省统计局进行了上报;省统计局已经对我县的8个乡镇11个普查小区的肉牛养殖数据进行了抽查核实。近期,我们通过与市畜牧局衔接,于11月1日向省农牧厅又上报了[]198号《关于将渭源县列入全省肉牛养殖大县的请示》,目前正在衔接中。
(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完成了动物实验室的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代表农业部对我县兽医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核评审,并顺利达标,使我县兽医实验室成为甘肃省第六个通过农业部考核验收的县级兽医实验室,标志着我县取得了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测等技术资格。对我县今后搞好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意见,我们以重大动物疫病全覆盖免疫为重点,以规模养殖场(户)、养殖专业村和交通沿线区域为重点,以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在我县的发生。全年共免疫牲畜口蹄疫38.33万头(只)次,其中免疫猪口蹄疫18.4万头次,免疫牛口蹄疫6.58万头次,免疫羊口蹄疫13.35万只次;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18.4万头次,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125万只次,免疫猪瘟18.4万头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全年免疫鸡新城疫112.58万只次,免疫率97.9%,另外免疫猪肺疫15.21万头次,免疫猪丹毒15.21万头次,免疫羊痘12.49万只次,免疫注射羊四联12.52万只次,免疫牛出败6.32万头次,免疫率均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代表全市通过了省级验收,代表甘肃省通过了农业部验收。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刚刚结束,等待省市组织的验收。三是完成了养殖业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