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的探讨(3)

论文致谢信
2012/2/18
分类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分类是根据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为此:(1)确定分类标志。根据研究的要求,选择会计理论总体的某项外部标志或内部联系为标志(根据)进行分类。如以会计理论内容的范围或性质、作用等为标志,划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部分(要素)。分类的根据是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由于总体存在的共同点,才能将相同的或相似的归为一类;由于总体存在的差异点,才能将不相同的或不相似的相区别而分成不同的类别。(2)分类要相称。对研究的总体(分类的母项)进行的分类,划分的类别(分类的子项)之和,必须与被分类的总体(母项)正好相等,既不能大于母项,也不能小于母项。(3)划分的类别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分类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分类的结果,划分的各种构成部分(要素)相互之间应该是排斥的,即各构成部分(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各构成部分(要素)之间相互矛盾,没有包容,没有交叉。
4.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确定的会计理论总体及其结构要考虑有关的要求。相关的要求主要有:(1)继承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一批学者和专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为发展会计理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对这些理论成果要继承和发扬,以便充实和丰富现代会计理论。(2)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成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在近代和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内容。(3)反映会计研究新成果。我国会计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会计工作经验,吸收(移植)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充实和丰富了原有的会计理论,也发展和开拓了新的会计理论。
5.实用性
实用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是有现实作用的。一定总体会计理论体系划分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对于在认识会计理论各要素间的关系,明确会计理论的功能,判断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重点的基础上发展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工作,发展会计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三)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会计理论体系是有序的,是各种构成部分形成的有机整体,选择好有机整体的开始环节,即会计理论的起点概念或起始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按照会计理论起始理论来选择会计理论性质体系,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揭示认识的起点。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要能揭示认识的起点。从会计实践的内容来考察,在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活动,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既是会计实践的内容,也是认识的起点。这些资金流入、(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fANwen/lwzxx,范文大全)流出的资金运动,抽象为会计对象,有关会计对象的理论,就成为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会计对象是我们认识会计规律的起点,企业、事业等部位只是由于资金运动,才能发生会计核算工作,才需要对资金运动进行会计管理,以致形成相应的各种会计理论。可见,揭示会计认识起点的是资金运动,即会计对象。二是反映科学的特点。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要能反映会计学的特点。各种科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不相同的,这种区别在于它各具特点。从会计科学的内容来考察,它区别于其他科学,就在于它的研究内容是资金运动。如何来反映资金运动,怎样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资金运动的规律?相应形成一系列的会计理论。可见,反映会计科学特点的是资金运动,即会计对象。科学只有研究对象的不同,才能区别不同的科学。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不同于审计、统计和其他科学的对象,也才区别于其他科学。
根据选择会计理论体系的以上原则,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的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相应建立其他会计理论,形成会计理论性质体系。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与选择以会计本质或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环境为起始理论相比较,以会计本质或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环境为起始理论,不能揭示会计认识的起点,不能反映会计科学的特点。为什么有这种会计本质,为什么要确定这种会计目标,依据什么来确定这种会计假设,是什么客体所处的这种会计环境,都要追索到它的源头,即会计客体──会计对象。如果会计对象不是资金运动(资本运动、价值运动),就不会有相应的会计本质、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等。会计所处的环境也是其他科学所处的环境,会计环境是各种科学所处的共同环境,只是在共同环境下科学对象不同才能区别不同的科学。因此,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建立的会计理论性质体系是科学的。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即会计理论的起点概念或起始理论是会计对象理论,以便明确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会计理论是围绕会计对象而展开,会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反映会计对象运动的体系。会计理论体系的各种要素都是从不同方面来反映会计对象的,或会计对象在各方面得到反映。(1)会计对象的确认——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客体、会计系统、会计本质和会计职能等理论;(2)会计对象的运行——会计应用理论,如会计目标、会计行为、会计方法、会计对象要素、会计信息和会计时空等理论;(3)会计对象运行的制约——会计体制理论,如会计规范(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准则、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管理、会计模式和会计国际协调等理论。
确定以会计对象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四)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对会计的影响下,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建立反映当今会计研究成果、借鉴西方会计理论新成就和反映中国会计特色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对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同要求,相应形成在不同会计层面建立的会计理论体系。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按其范围不同有三个会计层面:一是以企业会计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二是以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三是以计量会计(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会计)和非计量会计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需要建立以计量会计和非计量会计为会计总体层面的会计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