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2)

考察报告
2012/2/1
湖南省张家界市已把大鲵产业发展作为当地旅游的特色项目发展。省、市积极统筹协调张家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大鲵保护区共同发展。仅大鲵救护中心的建设,国家、省、市已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多年的支持与发展还培育出了全国知名的大鲵产业企业湖南润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家界金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分别亲临实地视察了该市大鲵保护、驯养繁殖和利用情况,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七套、十套节目及数十家国内外媒体都对张家界的大鲵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渔业部门的作用
湖北、湖南两省和房县、张家界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履行职能、职责,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推动大鲵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依法管理,有序发展。房县渔业部门由过去主要以“堵”为主转变为以“疏”为主。在技术指导方面,他们对全国较大的大鲵养殖基地和公司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先后与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建立技术指导合作关系,从亲鲵的选育、到养殖池的选点、设计与建造、病害防治等都进行直接的技术指导。张家界渔业部门对大鲵的管理,由过去依法“没收、罚款、放生”变为“引导、扶持、服务”。坚持抓公司带大户,大户带农户,使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在湖南省渔业部门的倡议下,由湖南省润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与湖南大鲵救护中心等单位发起,于XX年2月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湖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并创办了全球唯一的公益性的大鲵行业网站—“大鲵保护国际协作网”。其宗旨为:“保护大鲵,维护生态平衡”,依托it行业最新技术,建起了大鲵行业信息平台。
二、对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意见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相关的文章。(一)我区自然资源条件
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自然资源条件比湖北省房县要好,与湖南省张家界市相当。我区是全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区内以梵净山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适宜发展大鲵的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充分。溪流里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和群众性的稻田养鱼、坑塘养鱼、网箱养鱼均可为发展大鲵养殖提供优质饵料。
(二)我区大鲵养殖现状
我区群众对发展大鲵产业的积极性高,有坚持十余年养殖探索的养殖户,并积累了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在利用自然河道仿造自然生态环境或洞穴驯养上有独到之处。其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区已有28个养殖场(点)人工养殖大鲵5876尾。现要求开展大鲵人工养殖的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民群众还不少,为我区发展大鲵产业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对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几点意见
遵循“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水生动物保护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坚持政府引导,依法管理,有序发展;坚持运用市场机制、招商引资,引领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发展大鲵产业。
1、划定大鲵自然保护区。在调查研究和实地详勘的基础上,将有大鲵种质资源流出地,划定为相应级别的大鲵自然保护区(点),并逐步升级保护。
2、建立梵净山大鲵繁育中心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养殖基地(公司)。通过招商引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1个梵净山大鲵繁育中心,着力梵净山大鲵种源体系建设。在梵净山周边县(市)培植7个以上规范化、规模化,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养殖示范基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