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3)

开学典礼发言稿
2012/1/12
教研室谢洪涛副主任欣赏我们的拓展型课程,推荐我们代表东莞参加省里会议,希望我们把各项拓展型课程串起来。是莫春荣、王强、苏志坤、邱卫春、赵晓天、黄燕等老师编辑了《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在这本书里我们明确了拓展型课程要让学生拥有一手钢笔好字,一些儒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放假前,我看到老师和学生都很认真的填写着我们独有的学生素质报告册。
从《成长》到《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
有了《成长》系列丛书,才有正在编辑校对的《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源于老师们的实践,出于老师们的提炼,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有了“一条主线:主题活动;两种模式:案例分析、自主管理;三项策略:个性命名,班级博客,值周风采”。冯主任、大队辅导员何芸宜和级长带领各年级的老师,把过去做过的德育工作总结编辑为《成长》系列丛书,我看见曹静、谢金凤等老师加班校稿到深夜十二点多;我佩服刁智贤老师“厕所之旅”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冯主任说陈晓燕等老师利用寒假整理资料编辑《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
“三人同行风满袖” 登上了《小学语文教师》。
陈主任主持的课堂教学专题(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教研,古诗文专题走在前列,唐维伦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大家已经看到的还有《东莞少年》报的“尚书堂——我的另一个家”、“沧海一粟蔡敏胜”、“我心飞翔”、“孙道明的诗意行走”;《广东教学报》的“松山湖中心小学经典诗文诵读课程组长王强访谈录”;《书法报》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师生作品选登”。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将三年多来的思考和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参与其中的邱卫春老师说,天天练写字课程的定位、策略、评价现在更清晰了,总结提炼的过程就是一次提升。我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说,总结提炼要务实,不要搞假东西哗众取宠;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要推广,推广才是价值所在。
老师们,由于时间的限制,“关于幸福的回味”我在这里只能提到很少的人和事。其实,可以讲的还很多。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和大家一起,更多地回顾三年多办学历程中的一些工作生活片段,更多地讲一讲我们老师的故事,职工的故事,更多地分享蕴含于其中的快乐和幸福。因为,谈这样的话题,是对崇高表示敬意,是为新的进程积蓄精神的能量。
第二个话题:关于幸福的思考。
二、关于幸福的思考
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在哪里?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幸福是一种感觉,取决于人的心态
一则笑话。
财主认为吃鱼是痛苦的,于是下人犯了错就罚下人吃鱼。财主认为痛苦的事情,下人却觉得很快乐。难怪斯宾诺莎一生贫困,名声不为人所知,但他觉得自己幸福,他认为幸福就存在于思想和眼镜片之间。也难怪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跳楼者比比皆是,打工一族的幸福指数却远远高于百万富翁。看来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衣食住行。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2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相关的文章。有了职业精神,当学生在教师节为你精心准备一次庆祝活动,毕业以后再回母校看望一下我们,这些都会让你感觉,其中包含的感情是沉甸甸的,是足以温暖你心灵的。家长送你一份感谢的“心意”,你从中体会到的,是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快乐,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