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2012/2/25
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的开发,在国内外曾有专家学者进行过探索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的关注乃至名扬全球。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改革,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开发学生智慧潜能。XX年广西教科所老所长梁全进研究员提出了优势智能概念及理论与应用的构想,并于XX年在《基础教育研究》发表了《试论发展优势智力与创新课堂教学》,该文章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学校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与优势智能理论在学校开展了自治区级立项课题《“微笑教学”实验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关于开发特殊家庭学生的情感优势智能理论与开发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的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报导。为此,本课题旨在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情感优势智能的开发进行研究,希望找到行之有效的开发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的方法和途径,让特殊家庭学生发挥自己的情感优势智能,获得更加有益的发展。
a 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它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呢?简而言之,它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
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多元智能”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较高,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产生了较多的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分居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同时拥有双亲的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其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影响了孩子正常健康成长。所以,开发特殊家庭学生的情感优势智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b 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