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经验材料(5)

经验交流材料
2012/3/10
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其次是凝聚功能。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思。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是班级文化的制约功能。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班主任培训经验材料》相关的文章。班级文化还具有激励的功能。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质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
(2)制度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
(3)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更需要优秀个案来级班主任们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启发。希望今天我所提供的案例,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二、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一个班集体必须形成独有的、可继承性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则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氛围来体现、(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物化。班级物质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孩子们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每一块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孩子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营造书香班级文化
前言:有人说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家庭呼唤温馨;有人说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呼唤和谐。我觉得班级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因为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满足孩子们发展的内在需求,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就会有明显改观。因此,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他们的精神生活如何,业余爱好有哪些,如何正确引导,构建书香班级文化氛围,是我一直摸索思考的课题。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班主任培训经验材料》相关的文章。 古代“孟母教子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智语,无不强调了环境文化对孩子影响的作用。我认为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局面。
1、以书香的物质文化取悦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影响,他认为孩子们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人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以多彩的行为文化丰富人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3、以开放的班级特色文化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