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3)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8
4、道路绿化。在通村、通组公路两旁种植树木、花卉2500余株,建成了公路绿化带,美化了居住环境,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1、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两基”和“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
2、农村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巩固和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成果和基本保证制度,“新农合”参合率、“农村低保”率、“五保户”供养率均到**,保障了群众“看病难”和基本生活;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扎实做好计生服务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
3、农村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增加光纤覆盖面,新增光纤用户95户,目前全村光纤电视用户22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845户,实现了广电通畅率**;通讯:全村9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手机,实现了信息畅通;因特网:因特网入户率达到5%;农民休闲活动广场:为解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2011年在大全村新建了一个XX㎡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
4、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在大全村阵地活动场所建成1处农民技术培训室,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建成农民书屋1个,添置了农村适用技术书籍1000册,配备了、电视、电脑及卫生接收设备,组织村民接受远程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5、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实实现新农村新风貌,大全村开展了扎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重点清除了房前屋后杂草,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并在各农户院中推选了一位讲卫生、爱整洁的农民为院长,负责指导、督促本院的环境卫生工作。环境卫生工作实行每周评比制度,卫生评比结果均公布上墙。
6、新型农民培育。依托县农民工培训、扶贫培训、阳光培训等项目,由县农广校、县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局等部门代培300人次,参加了电脑、电子、家政、烹饪、机械等技术培训。乡、村自主办班培训9期,推广蚕桑、莲藕、李子、柑桔、鱼、生猪等农村实用新技术6种,在全村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达到户有1-2名技术型人才。全年新型农民培训达到XX人次,占全村总人数的55%,其中农民工培训达72%。
7、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农资服务连锁店1个,农村百货超市2个,新发展个体经营户50户、运输专业户30户,全村服务体系健全,经济繁荣。
(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1、党的建设得到纵深推进。“三村建设”载体落到了实处,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班子战斗力,提高办公事效率,提升班子综合形象。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民主生活会。村务工作班子成员互相通气,集体决策。本年度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向乡党委政府述职。
2、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村民自治,村务(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管理权等。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8%,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村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