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乡镇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7
三是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为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该镇采取了“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即每月一次排查,每月一次汇报,每月一次排榜,每月一次通报。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信访问题,制订了信访预案,对老上访户和重点问题做到“四有”:有一个工作小组,有一个工作方案,有一个调处协议或结案报告,有一个长期稳控机制。由于对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实行定人限时和排榜公示,使干部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许多积压的问题因此迎刃而解。XX年4月,镇政府将16个村片近两年积压下来的关于林改方面的374个问题进行排榜限时处理,各村你追我赶想方设法调处矛盾纠纷,结果仅三个月就将这些问题基本调处妥当。
四是实行特殊时期防范制。针对以前在全国“两会”等特殊时期群体性上访较多的现象,××镇加大了对特殊时期的维稳工作力度,对被辞退的民办教师、招聘干部、退伍军人等容易出现信访现象的群体,实行领导包案制,做到包情况掌握、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使每一个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都能得到稳控和处理,竭制、化解特殊时期群体性上访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去年起,在中央和省、市、县“两会”期间等特殊时期里,该镇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五是实行依法依规处理制。针对全镇范围内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镇党委、政府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的原则,深入到村组及村民家里进行协商调处,现场解决。在今年5月份开展的全县“五同五帮”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就成功地将该镇白泉村闹了三年之久的电站补偿和流转山场的问题调解并达成协议;对协商不成的问题,指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去年以来,该镇通过法律途径,经县林改办、县山纠办、县法院等部门裁决和判决的矛盾纠纷共19起,大大减少了上访事件。同时,该镇依法严肃处理在群体性事件中触犯法律的人和事,毫不手软地打击歪风邪气;对信访对象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则坚持按政策法规办事,不作无原则(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让步。
春风化雨解“症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方法对头问题解。××镇这种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处理信访事件的举措,使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一批老上访户也息访乐业。
该镇××村8名参加了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找不到相关档案,没有相关证明材料,享受不到国家新出台的优待政策,就准备到市、省甚至中央上访。镇政府得知情况后,一方面对他们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一方面通过多方努力,在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后,最终帮助他们从今年元月起开始享受国家规定的补贴。
该镇严田村一姓王的民办教师,XX年被辞退后,有着16年教龄的他因学校拖欠工资、村里没付辞退费、养老问题没有解决,不断到县、市、省上访,成了全县被辞退民办教师集体上访的牵头人。XX年初,该镇党委书记了解其有关情况,并得知像他这种情况的民办教师并非个别。镇政府和相关**就此事进行协商,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决定从XX年起,每年挤出1万元钱下拨到**,逐步解决被辞退民办教师的相关问题。目前,该信访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被辞退民办教师的辞退补助费已全部补偿到位,拖欠的工资也正在陆续支付中。王老师兴奋地说:“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领导能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并想办法解决,我们也理解镇、村两级的难处,不会再去上访了!”更让王老师感动的是,今年他儿子考上了大学,家里筹措不到学费,镇党委积极与团县委联系,通过捐资助学活动争取到5000元资助款,解了其燃眉之急。
原镇机关一姓汪的集体干部,在1999年全县机构改革时被辞退,因无职业,近几年来常到县、市、省上访,要求解决退休待遇等。去年2月,镇党委主要领导找他谈话,讲明党的政策,做好说服工作,引导他创业致富,并在当年4月帮助他办起了食用菌栽培厂。之后,在他的组织下,成立了××县第一个食用菌产业协会,有20多户农民参加了协会。昔日的上访户,变成了如今的致富带头人。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1年乡镇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