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经验交流材料(2)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7
实施“基础工程”,选优配强班子,为“三级联创”提供组织保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合理设置党组织,健全党组织运行机制。根据农村党员人数、流动性、产业规模等情况,积极探索按产业、按行业、按园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尤其是对市列统企业加大党建工作力度,积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已全部建立党组织;对不符合条件的一方面采用挂靠建支或联合建支的形式,使党员安“家”,另一方面采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促其独立建党组织。据统计,目前全市非公企业中,独立建立党委3个、党总支6个、支部176个,建立联合支部3个,其余不符合条件但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均挂靠乡镇农保中心或企管中心建支,市里共选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162名;全市已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党组织5个、园区党组织1个、社区党组织设置5个。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化、民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各级党组织任期工作目标的制定,明确职责和任务,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提升活动能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必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必有组织,有组织的地方要有健全的制度与正常的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在全市推行了村级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全市到期改选的村党组织有183个实行了公推直选,在非公企业党委试行“海选”。高华公司、经纬纺织有限公司两家全市较大的非公企业党委到期已试行 “海选”,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二是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以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关键,确立新的用人观念,凭实绩用人,以发展论人。龙虬镇抓住支部到期改选的契机,将5名“双带型”党员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同时,该镇还新增了一批35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的“双带型”村级后备干部。积极探索解决农**源头(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不足的问题,将机关中层干部下派到村级挂职,既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又锻炼了机关干部。注重从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村组干部,专门制定村主要干部养老金缴纳办法,选拔优秀**担任乡镇领导,择优解决公务员身份,切实让农**干有保证、干有盼头、干有信心。近年来,已有5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公务员序列,有18名特别优秀的村组干部被推上了副镇级以上岗位,市财政已拿出49万元为村组干部解决养老保险。三是强化“双带型”党员队伍建设。把评价党员的标准定位在促进创业致富能力上,对非公企业生产一线人员、技术能手、生产骨干的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大在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有销路、搭商桥的“经纪人”,有技术、带头富的“土专家”,头脑活、善沟通的“乡村社会活动家”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力度,从而提高整个党员队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通过“四培一促”,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素质。“四培”,即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村组干部培养成经济能人,把优秀的经济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一促”,即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努力促成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各类经济实体。XX年以来全市新发展的1048名党员中,“双带型”党员226名,其中私营业主33名;新培养67名农村村组干部成为“双带”能人;新培养163名经济能人成为村组干部,全市281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都有经济实体或致富项目,其中216人是“双带型”支部书记,75%以上的班子成员有经济实体或致富项目,村级党员干部创办领办的经济实体共1748个。最近,全市各村党组织正在开展“双学(乡村学华西、农**学吴仁宝)”活动,争取通过“双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双带”效果,推进“三级联创”工作扎实开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