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4)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5
五、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持续增收
主要建立完善了以下几个机制:
一是领导责任机制。明确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县区全部由专职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坚持召开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定期召开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改进工作。各县区按照“配硬部长,配齐人员,保障经费,改善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工部工作的支持力度。
二是投入保障机制。在足额落实原有各类支农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专项奖励,并按每个村200元、每户1元的标准,(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为12个县区委农工部补助工作经费,要求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各县区农工部人员、经费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三农”投入力度也相应得到进一步加大。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民增收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按季度评估、公布各县区农民增收情况。在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上,我们拿出1097万元,重奖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重点工作先进县区、市级部门、乡镇和村,较好地激发了全市各级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市委、市政府主要率先垂范,不打招呼、不定期深入县区和镇村检查县域经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工作落实。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