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3)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17
2011年实施新课程以来,学校根据《呼和浩特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制定了《新课程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开设课程。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有: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等16个科目,其中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都开设,信息课只在高一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在高二年级开设。
2、 具体开设方案及完成计划
各科目课程分为必修、选修1(又分为必选即高考必考的模块和任选即高考不考但是由学生发展意向和兴趣自由选择的模块)、选修2为校本课程,以学校现有的师资和设备条件,选修1中的任选部分和选修2只能开出很少一部分,并且准备在本学期开设。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必修部分用五个学段即高二的第一学段前完成必修五本书。语文选修1的必选部分的五个模块在第八或第九学段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英语选修1的六个必选模块争取在第九学段前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数学选修1的五个必选模块在第八学段前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物理、化学的必修部分二本书高一年级全部结束,本学期开始选修1的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生物用五个或六个学段完成必修部分三本书,然后开始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政治用七个或八个学段完成必修四本书,历史、地理用六个学段即高二的第一学期完成,高二的第二学期开始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相关的文章。 3、课时开设,我校一周上6天,每天除了活动课有7节课,每周42节,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为五课时;物理、化学为4课时;生物4课时;政治、历史、地理2课时,其余9课时安排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高考必考科目课时严重不足,完不成教学进度,文理分科后需调整课时。
4、对部分课程开设情况的说明
(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准备在高二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学习一个必修模块,高二完成两个必修模块。由于设备和师资的关系,我校无法开设通用技术的选修模块。我校没有教师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校没有通用技术实验设施。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1)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校内实践我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公益劳动:主要是开展校园卫生、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和学校重大活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
校外公益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
社会调查活动: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社区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人文景观、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的实施等进行调研,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
(2)社区服务课程
社区服务课程是指参加家庭所在社区或乡村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社区或乡村文化活动、社区或乡村环境建设、见习社区或乡**活动。其中社区或乡村文化活动是指参加社区或乡村各种形式的精神文(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优属、文娱活动等。社区或乡村环境建设是指参加社区或乡村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科普宣传、校外辅导、文体活动、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等。